我的情绪稍稍平静,喘息声小了,细了。
摩诃衍回头冲我笑笑,问:“你好像有什么事?”
我烦恼地向罗克珊娜瞟一眼。
摩诃衍嘿嘿笑了:“不是这,不是这。但你现在的愿望能够实现。”
他的话音落时,其他人的嘈杂声也倏然消失。就好比粟特幻术师拉上帷幕,将所有舞台道具全部密密实实地关在里面。而当帷幕再次拉开,出现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景。
我又听见了罗克珊娜声音!没错,是她在倾诉!
激动的泪水奔涌而出,我没遏制,任其流淌。真是奇怪,她的声音为何对我如此重要?我不深思,只想分享她的空间,于是,全身心融入进她的诉说:
……尚塔藏让大家休息好,做好启程准备。他说,以后每隔七天,都有赞普派遣的迎接队伍送来食物和各种消息。有了盼头,我不再觉得敦煌遥远。以前,我每天对着佛画为张谦逸祈福三次。到野马驿站后,增加到五次,六次,七次,最多时达到十三次。内容除了祈福,还添加发愿文:“忠诚于我的男人,永不背叛。”其实,敦煌结盟前,我就预感到感情根基变得虚无缥缈,因为支撑他的根基动摇了。我非常担心自己被野马般的滔滔时光冲走,如同洪流中翻滚的浪涛、大风中沉浮的草叶,身不由己。其实,我已经被卷进洪流,吹上天空。我努力挣扎,想回到从前的悠闲自在。从敦煌挣扎到阳关、子亭、野马南山、荒原……通往逻娑的香梨之路上,我不停挣扎。到野马驿站,身心憔悴,疲惫不堪,但坚持不懈,挣扎。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挣扎多久。终于,赞普特使来了。很高兴听到队伍即将启程的消息。尤其激动的是,一位商团的舍人胸前竟然佩戴着拥有双翼、快乐幸福的和田玉天使小挂件。我从很远地方就看见了。走到那人跟前,还看清装饰周边的橄榄枝图样。这肯定是父亲所赠。这个拥有粟特贵重礼品的汉族人究竟是谁?……这时,弓弦开张时的挣扎声嘎噶声传来。我才不管呢,要杀便杀。倒在父亲的天使小挂件前,也就等于死在家乡了。我正想问他来历,忽然,两只黑天鹅降落楚玛尔河中间荒凉的小洲上,相对而歌。“披发”精神一振,紧紧盯着傲然独立的黑天鹅,眼里放射出动人光彩。这种目光如此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对了,他不就是大名鼎鼎的“闺怨诗人”吗?吐蕃大兵围困敦煌前,他的诗歌在河西十分流行,官吏、富户、打窟人、士卒、贵妇、商客、僧尼、布料匠、酿酒人、吹鼓手等各行各业人士争先恐后传抄。父亲在从化乡(不久前,尚修罗计划要更名为“粟特部落”,不知现在是否已经使用现名)主持修筑安城,特别邀请他赋诗助兴。那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赛袄会,万人云集,热闹非凡。“闺怨诗人”神采奕奕,即兴吟诵《安城祆咏》,不几天就传遍敦煌与瓜州。后来,随着战事越来越紧,租种土地的农户、小商贩、乞丐、百戏等匆匆逃离,人心惶惶。“闺怨诗人”不愿被俘充当舍人,跟随商队去了西域。吐蕃兵依次攻破子亭、阳关、玉门关等沙州外围防御城堡,逐渐缩小包围圈,最终将敦煌城围得水泄不通。“十一姓”代表商议决定,同心抵抗,等待援兵。坚守城池的十年间人们传抄、朗诵“闺怨诗人”诗歌。每当形势危急,就有权位消息说“闺怨诗人”返回敦煌,要誓死参加保卫战,并且创作出新的诗歌。尽管很少有人见过他,但大家信以为真。结盟后,先后有二十多位自称“闺怨诗人”的文士主动应聘到捉笔舍谋生……“披发”的目光让我想起那位失踪多年的真实版诗人。我用唐语试探性地问:“你是‘闺怨诗人’吗?还记得敦煌吗?”他浑身一颤,目光仍然盯着黑天鹅。我流着泪朗诵《莫高窟咏》:“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他慢慢地转过头,用生疏的吐蕃语问:“你来自敦煌?”我激动地说:“没错!您曾经是我父亲的座上宾。那时我五岁,您将手书的《安城祆咏》让我朗诵给众人!”他吃惊地睁大眼睛,喃喃自语:“……罗克珊娜……那个仙女般的小女孩……”我的心剧烈跳动,语调变得参差不齐:“对!是我,是我!正是我!每个敦煌的粟特人都会背诵《安城祆咏》:‘板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一州祈景祚,万类仰休征。濒藻来无乏,精灵若有凭。更看雩祭处,朝夕酒如渑。’这些年你去了哪里?每个敦煌人都打听你的消息……”他茫然若失,扭过头,呆呆凝视吐地,无声地哽咽许久,才说:“跟随商队离开敦煌后,我打算一直往西走,跟着太阳走,直到被大海挡住,再停下来,可是,未能如愿,我像被大风吹起的羽毛,身不由己,在西域、吐蕃、印度、尼泊尔之间游**多少年……我记不起任何人 ,任何事,我甚至忘了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