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隋帝国

十七危险的仕途

字体:16+-

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七月,隋朝发生了一场政治地震——自开国以来一直被杨坚视为心腹股肱的宰辅重臣苏威突然落马,同时受到株连的还有一百多个颇具名望的朝臣。

苏威的落马,起因是他与国子博士何妥的矛盾。

在当时的朝廷,苏威权大势大,很少有人敢跟他公开叫板,可偏偏何妥是根直肠子,从不买苏威的账,经常跟他就各种公事吵得面红耳赤。苏威有个儿子叫苏夑,官任太子通事舍人,年轻聪明,口才很好,尤其对音律很有研究,在朝中享有盛名。有一次,杨坚命何妥与苏夑共同制定音律,两人因一些细节问题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杨坚命百官公开讨论。百官都是聪明人,当然绝大多数都站在宰相公子这边,于是何妥的意见就被否了。

何妥怒火中烧,对亲信说:“我当了四十多年的国子博士,难道就栽在这个后生小辈之手?!”旋即回到家中,关起门来,把这些年暗中搜集的有关苏威的黑材料,全部集中起来,然后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道弹劾奏章,第二天就交到了杨坚手里。

据何妥所奏,苏威依仗权势,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结成朋党,把持朝政。文武百官慑于这个小集团的**威,都尊称王弘为“世子”、李同和为“阿叔”,以示王弘的地位有如苏威之子、李同和的地位有如苏威之弟。

此外,何妥又指控苏威滥用职权,以非法手段任用堂弟苏彻、苏肃为官。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总之,这回何妥是豁出去了,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苏威整垮。

杨坚见到奏疏,大为惊愕,马上命四子蜀王杨秀(时任内史令)与上柱国虞庆则共同查办此案。经过调查,何妥对苏威的所有指控几乎全部属实。杨坚怒不可遏,当即免除了苏威的所有官爵,仅保留开府仪同三司的勋职,将其勒归私第,并将卢恺等人除名,同时还把一百多个与苏威有关系的官员全部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