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隋帝国

二权力漩涡中的勋贵子弟

字体:16+-

公元556年阴历十月,西魏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一代枭雄宇文泰猝死于北巡回京途中。由于担心自己的几个儿子过于年轻,缺乏军功和政治号召力,宇文泰不得不在临终之前,把朝政大权交给了他一向赏识的侄子宇文护。

宇文护虽属关陇集团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多年来一直得到宇文泰的大力栽培,但资历和功勋毕竟不如“八柱国”这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当时,尚存的西魏八柱国除了宇文家族外,还有五家,即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宇文护深知,仅凭宇文泰的口头遗命,他肯定镇不住这些元勋大佬,所以,必须在他们中间物色一个政治同盟和利益代言人,才有可能顺利执掌权柄。

宇文泰死后数日,未及下葬,西魏高层便匆忙举行会议,商讨新的执政人选。不出宇文护所料,其时“群公各图执政,莫肯服从”。

(《资治通鉴》卷一六六)不过,早在举行会议之前,宇文护就已私下取得于谨的支持,与他达成了利益共识。因此,在会上,于谨不仅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力挺宇文护的声明,而且屈尊俯就,当场向宇文护叩拜如仪,宣誓效忠。众大佬见状,不管心里服不服,表面上也只能做做样子,跟着于谨行叩拜之礼。于是,宇文护正式接过宇文泰的权柄,成为西魏王朝的实际掌舵者。

然而,关陇集团的高层博弈并没有就此终结,而只是刚刚开始。

对于晚生后辈宇文护的强势上位,五柱国的反应各不相同:于谨最先倒向宇文护,第一时间与他结成了利益联盟;李弼和侯莫陈崇的态度不甚明朗,属于骑墙派;赵贵则是最坚定的反对派,“自以元勋佐命,每怀怏怏,有不平之色”(《周书·赵贵传》);至于独孤信,则更有理由对宇文护心生不满。

首先,独孤信和赵贵一样,自认为跟宇文泰是平辈,所以对宇文护的专权揽政“皆怏怏不服”,不愿向其低头;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独孤信曾经在宇文家族继承人的问题上,与宇文泰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独孤信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在独孤信看来,宇文毓就是宇文泰当然的继承人,一旦宇文家族代魏自立,他独孤信就成了国丈,在朝中的地位将无人可以比肩。然而,独孤信却忘记了一点:宇文毓虽是长子,但宇文泰的嫡子却是年少的宇文觉。而宇文泰为了防止独孤信将来以外戚身份揽政,便把继承人(世子)的位子给了宇文觉。在这件事情上,独孤信虽然没有当面表示不满,但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如今,宇文觉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登基,这就意味着宇文毓从此与皇位绝缘,作为丈人的独孤信自然不会有好心情。所以,尽管独孤信不像赵贵那样怒形于色,可他对宇文护的不满却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