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大唐做匠神

第三十七章 考考先生

字体:16+-

溯苦水河而上,去张家崖半道上,便是韩家砭。

河东屹立着一座土山,远远望去,酷似一头侧身而卧的牛。牛头牛角牛颈项牛肩胛牛脊梁牛肚子牛腿牛尻牛尾一样不缺,故当地人名之曰“卧牛山”。

大卧牛的四蹄间,十几户人家傍山临河而居,头顶上是高高的卧牛山,脚底下是几丈深的悬崖,悬崖下是苦水河干涸的河床。山路宛若一条丝带蜿蜒屈曲地串联着这些人家和他们的田畦。

韩家砭叫“砭”,还真没叫错。

江涛骑着枣红大马,前面坐个郑允儿,后面坐个韩胜,一路来到韩家砭。

韩胜指了指,韩松山先生家在第二个山弯弯,恰在牛的胸膛下。

“你家在哪边?”允儿问韩胜。

“那边,牛尾巴处,有几间茅草屋的便是。”

“都到自家门口了,不去瞧瞧娘亲?”

韩胜朝着自家方向注视良久,直到看不见,才答话道:

“不去,三年后再去!”

真不凑巧,韩松山先生一大早就去了乡学。

乡学在东皋里,过了张家崖,再走五里路即到。东皋里属兰州县,下辖东皋、张家崖、韩家砭、南山岔、西帑等几个村落,百户人家,每旬头一日逢集,里正便是张有年。

乡学名曰“东皋学舍”,坐落于东山脚。校园建筑是一座小小的孔庙和两间简陋的土坯学舍。

在照壁前,三人下马。江涛将马拴在树下,取出特意准备的一壶老酒与十条干肉,让韩胜捧着。

韩胜在前面带路,江涛郑公子紧随其后。

学舍里传出先生领诵《易经》的朗朗书声: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

之谓之知……”

先生之声浑厚如钟,响罢余音袅袅;弟子之音清朗似钵,听着耳根清净。书声时而刚健如大山,时而柔顺似流水;时而激越高亢,时而舒缓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