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和李咎在这个场合说话,是真的长辈对晚辈的推心置腹之言。
特别是皇后那个“半子”的提议戳中了他的心事,再看李咎,那就是自家女婿啊!
至于李咎说的那什么“必得一知己”,笑话,皇帝的女儿,皇帝说她是你知己,你敢说不是?
皇帝陛下把近两年朝里针对李家的事情与李咎透了个底儿,包括他自己的想法,包括问题的根结,包括这些人内部的互相勾连甚至围绕立嗣产生的波澜汹涌等等。
皇帝陛下不是不知道,只是年纪大了之后越发注意修身养性,不高兴劳神,反正下面人也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再说了,小孩子们也该拉出来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不然难道以后皇位传给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黄口小儿?
说完了这些,皇帝陛下问道:“伯休自己是怎么想的?这次叫你来,也是为了让你为自己做一些辩护,省得外面把你当软柿子,谁看了都想捏一手。”
“回禀陛下,臣的想法很简单,很直接。不论他们因为何种问题,何种借口,何种矛盾,反对臣的提议和策略,归根结底都是同一个动因。‘利益’,这个‘利益’不仅是产、财、权、色,还能再往下归,归结为‘分配’,而‘分配’它属于制度的一部分,这个‘制度’在臣看来并非是现在人们所认为的简简单单的法令、道德、规矩,而是所有的人和人的关联的综合,臣的祖辈给它取名为‘关系’。”
皇帝陛下敏锐地觉察到,李咎说的东西不简单,当机立断,叫人从库房取来了笔墨纸砚。
其实要写的并不多,因为内容高度抽象。
“人,他是个人,就一定处于某种关系之中。有父子、母子,有兄弟姐妹,有君臣上下。即便是天生天养的孤儿,他也要活下去。活下去就离不开吃喝拉撒睡,一个人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一定会和别人发生一定程度的关联。这就是关系。所以为什么有君臣纲常,为什么有租调赋税,为什么国家要有军队,为什么县衙摆不平村里的事,以上种种,都能归结到‘关系’里。而这个‘关系’并不是一个人说了就算的。比如说这个君臣纲常,太//////祖立国,难道是自己说自己是国君,这事就成了么?兵、马、粮、草、人,少了哪一个能成呢?立国后至此时,所行之种种政策,岂是出自陛下一心?陛下没有做妥协么?朝里的政策在地方上执行时没有被歪曲么?朝里多少年前提出禁止溺女,民间依然溺女成风,这个‘风’是风俗习惯,也是关系的一种,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可怕的关系呢?只是因为民间愚昧,认为男子是香火,女子是泼出去的水所以不值得抚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