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刘体乾来到高拱的朝房,刚施礼坐定,高拱便开口问:“大司农,八十万,拿得出来吗?”
“八十万?”刘体乾瞪大眼睛,道,“家底玄翁不是不知道啊!”
“能拿出多少?”张居正问。
刘体乾沉吟片刻,道:“隆庆四年国库所收,委实增加了。一则是恤商新政初见成效,商税陡增;二则东南开海贸易,年可收银数万两;三则官场振作有为,当收之税强半解上来了。嗯,或许还有一个原因,”他笑了笑,“呵呵,玄翁加意肃贪,整饬官常,贪墨、吃喝少了,裁减冗员,撤并机构,省出来不少。哦,还有,贵州水西不战息争,省出几十万。”他话锋一转,道,“可是,国库本就亏空,填补前年的窟窿就占去一多半;去岁把汉那吉来降一事,北虏于严冬大举南下,守备之费,比往年多支出六十万有奇。如此一来,还是有亏空。”
“今年经费是如何安排的?”高拱问。
“北边军饷占大头;宗室藩王经费次之,再次俸禄;再则是漕河费。”刘体乾答。
高拱沉吟片刻,道:“边费,今年可省一半。”
“啊?!”刘体乾、魏学曾、归有光都吃惊地望着高拱,发出惊叹声。
“我看老俺是真心要和平的,能不能达成和平,在朝廷百官能不能体认大势、维护大局。”高拱解释说,“无论有多少阻力,必达成和平!如此,边费自可减半。”
“你们户部的人,对封贡互市,就别唱反调啦!”张居正插话道。
“这……”刘体乾踌躇着,“减半……万一和平不成……”
“那好,先减三分之一。”高拱以决断的语气说,“节省出来的这些,先拿六十万出来!”
归有光好奇地问:“那么师相,还差二十万呢?”
“六十万已可支应,惟是征剿古田非易事,要打出些富裕,不能出现因军饷不足半途而废的局面。”高拱解释道,他盯着刘体乾,“先让广东、福建、湖广三省凑出二十万出来,户部下文办!”刘体乾刚要开口,高拱伸手做制止状,“不必再说,就这么定了!”又转向张居正道,“军饷有了,关键是人,用人不当,再多军饷也是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