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本身也是南方人,对船只并不陌生,闻言有些犯愁。
“王爷,咱们应天府的造船业已经衰落如此,并且已经衰落了上百年,想要找到合适的大匠恐怕很难。”
“如果王爷想要造海船的大匠,估计还要去浙江、福建、广东一线寻找,尤其福建,因为有郑芝龙在,泉州、厦门都已经逐步发达起来,颇有恢复宋元时旧观的气象。”
朱弘栋从黄宗羲的话中,听到一个奇怪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说,泉州和厦门在我大明朝的手中衰落了?”
黄宗羲跟朱弘栋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大致明白朱弘栋不是一个以言责人的人,并且思想上非常开明,甚至说得上是高瞻远瞩。
所以黄宗羲谈起大明朝的缺点,完全没有讳言,为尊者讳的意思。
“福建的泉州曾经极为繁盛,毕集海外诸番货物,联帆遮海,通宵达旦,日夜皆是人声鼎沸。”
“即便是太祖与张世成在淮东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泉州仍然繁华依旧。”
“微臣曾经读过南宋时期的《诸番志》,此书是当时的提举泉州市舶司兼权知泉州赵汝适所写,上面介绍了五十八个与泉州嗯有货物往来的番邦。”
“微臣曾经比较过大明宣德年间,巩珍所著的《西洋番国志》,此书是专门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经历。”
“微臣仔细比较两书所记述的地名和番国,发现郑和所抵达的地域,并没有超越《诸番志》记述的范围,很多地方郑和并没有去过。”
朱弘栋没想到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居然会从黄宗羲这里听到这么一番言论,这与他后世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朱弘栋在后世接受的教育,都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说得非常高,可是看黄宗羲的观点,明显觉得宋朝的海运要远比明朝更发达。
朱弘栋想起另外一件事,南宋凭借半壁江山,年财政收入就能达到明朝的四倍,如果用国土面积计算一下,南宋的实际财政收入按照单位国土面积计算,也许应该是明朝的八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