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万男儿血

第六节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字体:16+-

高桂滋来到天主教堂的这一天,是1941年5月13日。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两名中国军队将领战死中条山战场。他们是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和第三军十二师师长寸性奇。

唐淮源出生于云南,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投军30年,从排长升至军长,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抗战开始后,率滇军来到中原作战,后移防中条山。

中条山战役开始的时候,唐淮源带着第三军坚守在西面阵地,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几度易手,但终于因为后援不继,又与两翼友军失去联系,形势极为不妙。

而第三军军部的形势更为焦虑。敌军在马村击溃了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后,又继续前行,进攻第三军军部。第三军军部与日军激战三日,伤亡惨重,当地人介绍说,当时,沟壑间填满了尸体,以至于很多年后,当地学生上学从沟壑间经过, 还能看到山沟里的累累白骨。

后来,第三军军部被日军攻破,此时,唐淮源接到了第一战区司令部的电报, 让他们向南突围,渡过黄河。

唐淮源不得已,命令主力部队以团为单位,向外围突破,然后在外线与日军作战,等到渡过黄河后,再一起聚集。唐淮源在各师师长的会议上说道:“现在情况极为险恶,吾人在事有可为之时,应竭尽心力,恢复原态势,否则当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则成仁之决心。”

唐淮源已经意识到形势异常严峻,日军的包围圈密如铁桶,层层包裹,要突围出去谈何容易,他又对手下的师长说:“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投降的军师长,此例千万不能从第三军开。”

会议结束后,唐淮源亲率一个团奋勇突围,且战且走,走到了夏县尖山,唐淮源的身边只剩下几名通讯兵和报务员。四面日军围堵而来,唐淮源借助暗淡天光,在笔记本上写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