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赣风云

第二十四章 红军军校

字体:16+-

93

红军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共产党的政策顺从民意,能“得道多助”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一大批能带兵会打仗的军事干部,在这一方面红军军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起家的;可后来随着他的倒行逆施,黄埔军校的早期精英有一多半跑到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再加上共产党自己创办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国民党焉有不败之理!

红军学校最早起源于各部队的教导队。

早在1927年10月,毛委员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山,第二个月,就在井冈山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史称井冈山教导队。朱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称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其军官教导队亦改称第三十一团军官教导队。教导队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为部队和地方培养150余名基层干部,其中茶陵就有谭家述、谭思聪、谭趋新等十几人,这些人在后来的都成了县级以上干部和师团一级指挥员。

1928年5月初,第三十一团军官教导队与工农革命军第二十九团教导队合并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大队,随后又改称红四军教导大队、红四军军官教导队。1929年1月,红四军挥师赣南,便以军官教导队为基础成立红四军随营学校,标志着红军军校的正式诞生了。

但最早挂牌的红军军校是方志敏创立的工农红军信江军事政治学校。

1927年年底,继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广州暴动之后,方志敏在自己的家乡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弋横农民暴动,建立了赣东北第一支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14团,后改为信江红军独立第一团。1929年,独立第一团发展到近2000余人,枪1200多支,地方红军及赤卫队近万人。当时的红军队伍中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贫苦农民,尽管他们苦大仇深,能吃苦耐劳,革命积极性很高,但文化水平及军事素质都很低,在强敌进攻面前,极不适应,因而不得不从俘虏、投诚过来的旧军人中抽调部分人员担任基层指挥员,而这批旧军人却没有经过很好的改造,军阀习气浓重,除了雇佣思想之外,还动辄打骂、罚站战士,引起红军战士的强烈不满。这些对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红军建军宗旨以及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方志敏便决定创办一所红军自己的军校来培养那些基层指挥员。1929年10月26日,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中国工农红军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在弋阳九区芳家墩村吴家祠堂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