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还在《今晚报》上看到周汝昌师的散文,今天下午忽然得他仙逝的消息,虽说早几月跟他女儿周伦苓通电话时就知道,他已经多时难以下床,时发低烧,心理上有所准备,但总又觉得他头脑还那么清楚,文思还那么蓬勃,不至于就怎么样吧,打电话给伦苓致悼,她说父亲确实大脑一直保持着最佳状态,前些天还跟她交代新书的章节构想,只是其他器官明显在衰竭,本来就属孱弱的书生,毕竟九十多个春秋了,“丝”未尽而“蚕”亡,也在规律之中。她说不打算在家中设灵堂,不开追悼会,让老人静静地离去。
我本来只是个《红楼梦》的热心读者,1992年才开始写出发表一些关于《红楼梦》的文字,那时《团结报》的副刊接纳了我,允许我开设《红楼边角》的专栏,连续发表若干篇后,忽然一天得到周汝昌先生来信,他表扬我“善察能悟”,能注意到《红楼梦》中的小角色,如卍儿、二丫头,甚至有一篇议及“大观园中的帐幔帘子”,鼓励我进一步对《红楼梦》细读深探,得他来信,我异常兴奋,马上给他回信,一致谢,二讨教,他也就陆续地给我来信,我们首先成为忘年“信友”。他开始写来的信,还大体清晰,但是,随着目力越来越衰竭,以致一只眼全盲,一只眼仅存0.01的视力,那时写文章,大体已是依靠伦苓,他口述,伦苓记录,再念给他听,包括标点符号,他再修订,最后抄录或打字,成为定稿,拿去发表,但他给我写信,却坚持亲笔,结果写出的字往往有核桃那么大,下面一字会覆盖住上面半个字,或忽左忽右,一页纸要写许久,一封信甚或会费时一整天,由伦苓写妥信封寄到我处,阅读他的信,我是既苦又甜,苦在要猜,甜在猜出誊抄后,竟是宝贵的指点、热情的鼓励、平等的讨论、典雅的文本。二十年来,汝昌师给我的信,约有几十封之多,我给他的信,应有相对的数目,其中一次通信,拿到《笔会》发表,还得了一个奖,过些时,会与伦苓女士联系,将我们的通信加以汇拢、编排,出成一本书,主要是展示汝昌师的学术襟怀与提携后辈的高尚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