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初,黄河沿岸徐州下属的琅琊郡诸地,临近黄泛区,因黄河多次泛滥,一直灾难频繁。
而官府的赋税,不仅未见减轻,反而越发沉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
灾民无法生存,只好抛弃自己的家园故土,成为流民,一时之间,流民遍地。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年初之时,琅琊郡(今山东诸城)莒县人樊崇等流民,不堪忍受饥饿的折磨和王莽的苛政,率领宗族全家老小,抛弃家园田地,开始在莒城(山东莒县)一带山林大泽聚集,一道求生。
樊崇虽然出生下层,没有学问,但武艺高强,敢作敢当,办事公道,很有威望。
不久,汇聚在勇士樊崇身边,一道渔猎采集,苟延残喘的流民,各家族老老小小,就达到了一百多人。
樊崇统领这上百的灾民部众,继续依靠采集渔猎等方式,维持灾民大众的生存。
然而不久,部众多了,部众统御和食物的供应,就成为了一个大的问题。
于是,樊崇召集各家族首领,一道商议应对之策。各部首领,也对解决食物问题,无计可施。
樊崇于是与首领们商议,举旗宣誓,一道打家劫舍,掠夺乡聚的大户人家财富和粮食去维持部众生存,反抗新王朝官府的征剿和豪强地主的抗拒。
首领们皆无异议。
于是,樊崇率领部下的流民军队,开始四处游击,抢夺官府和民间的粮食和财物,公平分配给部下各家各户。
琅琊郡附近的流民,十分敬服樊崇的处事公正。
闻听樊崇举义以后,为了自保求存,流民流民,闻风而起,群起效仿,纷纷起兵,响应樊崇。有的甚至率领部众,投靠樊崇,希望得到樊崇庇护。
樊崇统领的部众,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时,琅琊郡海曲县的吕母,已经因病去世。吕母去世以后,盘踞海岛等地的部众,群龙无首,遂发生了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