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一般的作战队伍,宋室君臣在东南沿海的漂航,多数的文臣武将把整个家庭甚至家族带在身边,随军作战。
临安失陷之后,浙、赣、闽、粤各地追随皇帝赵昰的诸大臣及战将,这类情况更是普遍。
朝中重臣陈宜中、张世杰、江万载、陆秀夫等皆是如此。
那些皇亲国戚更是这样。
文天祥当然也不例外,早在他开府南剑州时,江西的众乡亲皆投效到他帐下,后来转战于汀州、漳州、兴国,他的家人也在军帐之中。
李恒把赵时赏误当文天祥抓了,发现上当之后,立即下令严追文天祥的下落。
文天祥得到杜浒、邹沨等近身将领的保护,轻骑逃至循州(广东惠州),各路人马也都陆续赶到循州重新集结。
然而,李恒却把文天祥的家人抓到了,将他的妻子儿女囚送大都,文天祥的两个儿子在押往大都的途中,由于水土不服,加上长期在战乱的环境中奔逃,不幸病死。
皇帝赵昰在甲子门停驻一段时间,元军的攻势又发生变化,进攻力度加大,忽必烈命塔出、李恒、吕师夔等人,从大庾岭由江西进入广东,从陆上由北往南推进,忙兀台、唆都、蒲寿庚和刘深等由福建顺海路往广东,追击宋室君臣。
陈宜中和陆秀夫不得不将皇帝赵昰的船队带离甲子门,继续顺海道逃亡,停驻在一个叫浅湾的海岸(后之澳门)。
为了把元军的战力吸引到别处,张世杰奉命进攻福建沿海的城池,他命令自己的部下谢洪水进攻泉州,当时宋军中有一些畲兵,蒲寿庚秘密派人贿赂畲将,那些畲兵便消极怠战,这个时候,从江西进入福建的唆都前来支援蒲寿庚,张世杰不得不撤走,赶到浅湾与皇帝赵昰会和。
在宋室君臣中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朝中之事皆决于陈宜中,杨太后虽垂帘听政,但从不自作主张,这与当初谢太皇太后的性格有点类似,特别是杨太后由于年轻,只有二十几岁的一妇人,事实上对很多事情皆不明白,也属不得已者,她甚至在垂帘听政过程中,还以“奴”自称,对诸大臣多称官名,朝中诸人也无人纠正,皆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