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南:中国考古探秘纪实文学丛书(全11册)

从牛津到北大

字体:16+-

与大多数先进科学技术一样,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近代以来一直在发展中打滚的中国,对加速器质谱计(AMS)的利用则相对滞后一个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引进这门新兴学科。

就中国的知识界而言,真正对加速器质谱学开始关注,要追溯到1979年。这一年秋天,一位游姓的法籍华人科学家携法国籍夫人来中国作学术访问。由于游教授的夫人在著名的加速器质谱创始人之一瑞斯贝克的实验室工作,所以在华期间,游夫人来北京大学做了这门新兴学科的报告并介绍了这种加速器质谱计的原理、性能及应用效果。她的演讲得到了北京大学14C测年专家陈铁梅、原思训等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尚没有足够物质条件建立这样的实验室,故听者对这门新兴的学科和先进的技术也只是以羡慕的心情略作了解而已。

就在游夫人离开北京大学五年之后的1984年冬天,国家教委组织一个代表团到国外看望中国的留学生,北京大学副校长陈佳洱教授是这个代表团中的一员。当代表团来到英国牛津大学时,在看望留学生之余,陈佳洱来到该大学的核物理实验室看望他的老师和朋友。原来在1964-1965年期间,时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的陈佳洱,作为访问学者曾在牛津大学核物理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间,并和该室的师生、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随代表团出访,陈佳洱再次来到20年前自己曾生活、工作过的学术圣地,自然要寻访故旧,一叙分别之情。就在这次交谈中,陈佳洱了解到一个他很感兴趣的消息,这个消息的大意是,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对由国家拨款的科研机构进行了经费削减,这个冲击使赫赫有名的牛津大学也未能幸免。在缺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牛津大学端电压6MV的串列静电加速器只好关闭。鉴于这种情况,该大学核物理实验室和校方领导人决定将这套旧的加速器设备无偿地赠送给第三世界国家。在陈佳洱赴英之前,因某国的需求,校方已准备将这套设备相赠,只是尚未付诸行动。陈佳洱到来后,凭借过去的交情,使这套设备的决策者改变了原来的主意,这位决策者在向陈佳洱透露消息的同时,特意说明:“如果你们北京大学乐意要,就先送给你们。这套设备本身不要钱,但运费你们要自己掏腰包。赠送的条件是,你们必须将这套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为科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