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董作宾在安阳发掘工地,脚下是“杀人殉葬坑”现场。(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提供)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至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在长达一个世纪里,甲骨文出土约十五万片,其中考古发掘出土的刻辞甲骨有34844片。1937年之前,甲骨文的出土地只限于小屯、侯家庄南地、后岗三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不断扩大,除上述三个地点外,在四盘磨、薛家庄南地、花园庄东地、花园庄南地、大司空村、苗圃北地、白家坟东地、刘家庄北地等八个地点都出土了刻辞甲骨。已被学术界广为所知的是,殷墟的发掘,肇始于对甲骨文的辨识和释读,而自殷墟科学发掘之后,对甲骨文的研究在更大范围内科学而深入地展开,一时名家辈出,大师云集,遂使甲骨学继罗振玉、王国维之后,渐渐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
事实上,早在殷墟发掘之初,董作宾就开始了对甲骨文的系统研究,并不断地推出研究成果。1929年,董作宾发表了《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首次提出要对殷墟出土的龟甲作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当第三次殷墟发掘的第二阶段,即1929年12月12日,在著名的“大连坑”内出土了“大版四龟”。董作宾对这十分难得的材料进行了长时间的细心研究,并于1931年发表了在甲骨学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论文《大版四龟考释》,从而奠定了甲骨文断代体系的基础。董作宾指出,甲骨文在两百余年间,“经过了七世十一王,这七世十一王的卜辞,必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而断代的工作,也就应运而生。倘若能把每一时代的卜辞,还他个原有的时代,那么,卜辞的价值便更要增高,由笼统的殷人两百年间的卜辞一跃而为某一帝王时代的直接史料了”。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他进而提出了甲骨文断代的八项标准:“断代之法,应从各方面观察而求其会通,大要不外下列的数种:一、坑层;二、同出器物;三、贞卜事项;四、所祀帝王;五、贞人;六、文体;七、用字;八、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