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前文所列的第一种月食记录可以看到,这五次月食最独到之处是都记有日名和干支,分别为:
1.癸未夕月食。
2.甲午夕月食。
3.己未夕(向)庚申月有食。
4.壬申夕月食。
5.乙酉夕月食。
由于上述五条记有月食的记录皆出于验辞,故学术界并不怀疑它们的可信性,但因月食易见,任何一个地点平均每年都能见到一次月食,而同一干支的月食有时五年后重新出现,所以对上述五次月食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各不相同的结果。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前,据学者们推算,这五次月食的年代有22家
殷墟YH127坑所出刻有“甲午夕月食”的龟腹甲
“壬申夕月食”卜骨“乙酉夕月食”卜甲
提出的40种不同的结果。由于“乙酉夕”和“己未夕(向)庚申”两次月食记有月名,因而成为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研究的重点。天文学家张培瑜,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裘锡圭、黄天树、彭裕商和甲骨学家常玉芝、刘一曼、曹定云等都对五次月食进行了深入研究。尽管学者们对五次月食发生的年代和日期存有异议,但争议最大的则是“己未夕(向)庚申月有食”这条卜辞的记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商代月食的绝大多数学者都沿袭董作宾的说法,认为这次月食是庚申那一天发生的月食。只是后来有德效骞、周法高两位学者提出异议,并认为是己未那一天夜里向庚申那一天凌晨过渡时发生的月食。很明显,这前后两说对月食认识不同的关键点是取决于对卜辞中“己未”和“庚申”两个相接的干支日之间“”字的解释。别看这个不起眼的“”字,却对月食的推算起着重大而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就谬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董作宾认为这个“”字是祭名,或指天象,而德效骞和周法高则认为此字意味着“中夜”或“连续到”之意。德效骞还基于商代纪日法是以夜半为始的观点,推算出这次月食发生于公元前1192年12月27日到28日,即安阳当地日期己未日下午九时五十三分,复圆在庚申日凌晨零时四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