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孙子兵法》之所以引起了千余年来聚讼纷纭的论争,除了已表述的种种理由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孙膑兵法》自《汉书·艺文志》以后不再见于著录。即是《汉书·陈汤传》曾引用了兵法“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之句,但后人都不知出自何典。随着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的出土,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千年悬案得以更加明晰地昭示天下。《汉书·陈汤传》这句话原来是出于汉简本《孙膑兵法》的《客主人分》篇。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汉时《孙膑兵法》还相当流行,但不久就散佚不传,从而使纷争聚起,绵延一千多年而未绝。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汉简,经整理小组努力,共整理出竹简三百六十四枚,分上、下编,每编各十五篇,计一万一千余字。尽管字数已较原简失去大半,但据整理者吴九龙说,这一成果已来之不易。失传一千七百余年的《孙膑兵法》终于阴差阳错地重见天日,这就为研究孙膑及先秦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桂陵之战图
根据银雀山汉简整理小组的考释成果,汉简本《孙膑兵法》的篇目和主要内容列表如下:
以上所列的《孙膑兵法》下编的内容是否应属于《孙膑兵法》,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于1975年整理出版的《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编,各十五篇,共三十篇。但到了1985年再次出版时将下编十五篇全部删除,又增加了《五教法》一篇,全书由三十篇变成了十六篇,并在《编辑说明》中称原编为《孙膑兵法》下编的某些篇不是孙膑所书。关于这一处理结果的内幕,据吴九龙说,当成果最初公布以后,有些学者认为编排的不合理,应该重新编排。根据这些意见,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亲自主持会议,组织专家重新讨论修订,经过唐兰、商承祚等著名学者多次讨论后,做出了第二次人们看到的这个编排方案。想不到这个结果公布之后,亦有许多学者认为并不合理,较之第一编更不能令人信服。从整理小组原编辑的上、下编的内容看,各篇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所论述的军事理论思想表现出了很强的一贯性。如上编《八阵》篇和下编《十阵》篇中有许多阵法相通,如“锥行”、“雁行”、“方阵”、“圆阵”等。下编《十问》篇中也有论述攻击“圆阵”、“锐阵”等阵的具体方法,上下之间就明显地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相连的系统。如著名孙子兵法研究者杨善群就曾说:第一次编排的“《孙膑兵法》的上编和下编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上编是孙膑的行事和理论的主体部分,下编则是孙膑理论的充分阐解和进一步的发挥。”杨氏之言,有相当数量的学者认为是有道理的,而唐兰、商承祚等学者将其生生地割裂开来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