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清风云:李鸿章

第十三章:师生分歧

字体:16+-

自充当曾国藩的幕僚后,李鸿章便一直随曾国藩在江西建昌湘军大营做事。在此期间,李鸿章算是深入了解了湘军的整个运行体制,包括如何征兵、如何训练、如何筹措粮饷军械,以及对军功的评定和升迁规则等等。

对于曾国藩所建立的这一套完整的湘军体系,李鸿章十分钦佩。但更令他钦佩的则是曾国藩的识人、用人。曾国藩本就精于儒家各学派之理论,在翰林院为官将近二十年内,又继续深耕儒家程朱理学之道,然后又整理推出了一套他自己所理解的儒家义理学说,并用自己的这一套儒家义理学说来识人、辨人、用人。因此在曾国藩的湘军麾下不乏忠勇、敦厚之人。

李鸿章自认为治兵、治世之能不输于曾国藩,但却也深知自己缺乏曾国藩那样的识人、用人之能。不过,李鸿章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识人、用人之准则。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洪章认为,以利驱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最管用的。

咸丰十年,河南、山东两地的捻军受太平军之影响开始越闹越烈,太平军也趁着朝廷四顾不暇,开始大举反攻清廷。为了缓解其他地区的战争困境,曾国藩命他的亲九弟,在湘军内有“九帅”之称的曾国荃甩领湘军的精锐“吉字营”,大举进攻太平军在长江中游上最重要的军事重地:安庆城。

安庆之战并不是仅仅只围绕安庆这一座孤城,更准确地说,是围绕九江至安庆这一段长达三百里的长江河道及两岸所展开。这一带为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四周都是山区,只有长江水道及其支流沿线有着略微平坦的狭窄通道,适合大规模兵力的集结穿行。而过了安庆之后,顺着宽阔的长江江面一路而下只需五百里便可直达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也就是说,只要湘军拿下九江至安庆这一带兵家必争之地,那么就可以直接威慑天京,在面对两江地区的太平军时就立于了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