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突然就矗立在那里了。
距离现在,大概有三十余年的时间。
关于出生,我无从说起,那是昏迷在大脑深处最生疏的记忆。
现在,我已经步入中年,恬淡地生活在回忆的彼岸——
宁静的岛屿,还有白沙陷落的脚印里。
我只能告诉你,那是一个相当可爱的沿海城市,和我有着同样千变万化的名字。就好象,这里的人叫我Randy,而那里的人则叫我蓝荻。
三十多年前,我出生在那座城市。
那是个悠闲而漫不经心的城市。街上车辆不多,行人脚步懒散,四季鲜明,晴天的日子多,下雨的时节少。
我出生的那年,正值一场历史革命的尾声。
不过,对当时的城市来说,那不过只是一个百无聊赖的懒腰而已。
那段时期,周遭给予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安静、祥和与保守。
早年曾冠以“十里洋场”之称的租界人行萧瑟,只剩下那些进口树木不甘寂寞地疯长,继而造就了今日如宫廷华盖般的浓荫。
时光以秒数为基本单位低调地行走着。
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过着相同的生活,早起、搭车、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这样的千篇一律,以至于到了今天,我只要一听见那种古老的立式挂钟的摇摆声就会立刻回想起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回忆它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眼睛轻轻合上,让一扇又一扇厚实斑斓的石库门清清楚楚地回到眼前,就像我时常梦见的那样。
我想自己今生今世永远都无法摆脱那种隐匿在钢筋水泥里的砖瓦味了,那是我的肉体、我的血脉,虽然无法抵御时光的侵蚀,但是,那每一块参差的洞洼、每一条突兀的裂缝、每一屡阴魂不散的尘埃,都埋藏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感觉已经站在那里了——看着那条通向记忆深处的弄堂缓慢地延伸……我的确是沿着那条路笔直往前走的,走到尽头便是我的家,那幢被两扇老木门把守了多年的石库门大院和院里那一户户熟悉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