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宫档案秘闻(全五册)

人物与考证(2)

字体:16+-

(2)重修规划的实施。

菩陀峪慈禧陵重修工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一月破土,二十二年二月正式动工,因为这是一项先拆后建的工程,所以,至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宝城、方城、明楼等各主要工程方“拆卸将次告竣”。此间,又陆续勘估东西配殿、东西朝房、宝城周围罗圈红墙等工程,到最后实施时,工程项目共达41项。除项目不断增加外,施工中,根据慈禧懿旨,木石等各项用料标准也不断提高,先后将大殿原奏柁柱梁桁系用梴楠木,斗棋系用南柏木,檐椽望板槛框等项用杉木、松木、椴木,即原拟用旧木五成,改为“除上下檐斗栱仍照原估用南柏木成做外,其余均改用黄花梨木”;东西配殿亦仿大殿一切做法,改用黄花梨木;并将方城压面石、大殿栏板石、荷叶沟等处石料原估“挑换新石五成,选用旧石五成”,改为“一律换用新石”。

对于工程质量,承办人员更是丝毫不敢马虎,每一项工程都制定了详细的做法清册,包括在某处钉多少钉,涂几遍油等无不一一列入,工部屯田司档案中有一部分菩陀峪各工做法清册,详尽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施工期间,逢八国联军入侵,被迫停工两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重新开工,先后派永隆、铁良、玉山等轮流驻陵监工,整个重修工程,一直延续到慈禧去世前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才彻底完成,前后用时14年。

这次重修工程,承修工程处借用的是神机营关防,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神机营档案丢失,所以这次工程到底动用多少人力,耗费了多少银两,无法查到最终确数,但可据现有资料做一估算。首先是前面所介绍的第一次勘估宝城、方城、明楼,大殿等主体工程需用银597067659两;继之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又续估拆修东西殿、东西朝房、东西焚帛炉等工程7项,除行取物料61种,折合物料银72832254两外,加上工价运脚等,共用银130233017两;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再次续估宝城外周红墙各工经费,除行取物料18种,折合银两11611两,加上工价、运脚等,共用银1604994两;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大殿及东西配殿木植拟均改用黄花梨木、宝城等处石料拟全部换用新石,又追加经费一次,由于此前只有梨木板价而没有原梨木价,所以用银多少无法计算,但根据外务部档案,光绪三十年(1904)修惠陵隆恩殿和前门城楼时,在新加坡购买原条木价格推算,至少要10万两。为此,户部于光绪二十二年先筹拨工程银100万两,二十五年又筹拨银50万两,二十八年工程复工后,见于档案记载的又于二十九年二月由户部拨银一次。显而易见,这次重修工程用银总数远在150万两以上,若再加上第一次兴建时用银227万两,慈禧陵是清朝所有帝后陵中耗用银两最多的。巨额的投入换来了重修后的慈禧陵的超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