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云大周

附录一

字体:16+-

一、儒、道、墨、法四大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各言其说,各持一端,对宇宙、社会、自然等诸多现象都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于是,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相继出现,形成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百家”

中,主要以儒、道、墨、法四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在政治上尊崇上古尧、舜、文、武、周公时期的社会制度,提倡大同社会。他认为无论是国家、家庭,还是个人,都应该有尊卑观念,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因此,在治理国家上,孔子主张“仁政”。

孔子开办了我国古代第一所私人学校,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西周制度。他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学生,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为教学方便,增删了《诗》《书》《易》《礼》《乐》《春秋》,以这“六经”作为教材教学,对继承上古文化作出了贡献。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生前的言行,以及他主要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书,就是《论语》。孔子以后,儒家学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曾到过齐、宋、魏等国,并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参加了齐宣王伐燕一事。孟子晚年离开齐国后,回到邹地,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将他一生的所见整理成书,后世命名为《孟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他同孔子一样主张“仁政”,在孔子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保民”思想,反对诸侯混战,反对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