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开春以后,李六芳比以前更忙了。他整天骑着自行车到处跑。不是进据点,就是去汾阳,去交城。有时半月二十天都不回来。这一来,胡兰去金香家的次数自然少了。奶奶也就不再整天为这事生闲气了。不过胡兰并没有遵守奶奶的那一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还像过去一样,每天一有空闲,总要到村里去串串门。去玉莲家,去石三槐家,去续根婶婶家……一句话:抗日干部常去哪里,她就往哪里跑。
这期间,村里情况也比以前有了好转。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仍然是敌人的天下,一切伪组织——什么自卫团呀,护路队呀,情报员呀……都有。实际上,这一切全是聋子的耳朵——样子货。暗地里政权还是在抗日干部们手里掌握着,抗日政府的一些政策法令,又能行得通了;公粮、军鞋又照样往山里送了;区里、县里的干部们,白天偶尔也露面了——他们都穿着便衣,胸前也都戴着“良民证”。不认识的人见了,还当是老百姓哩!
这期间,据点里的敌人、汉奸虽然断不了到村里来清查户口,可是什么破绽也没查出来。这么着平平静静过了几个月,村里没出一点漏子。
后来,敌人在路上逮捕了抗日队伍中的一个软骨头,可就坏事了,差点出了大乱子。这件事给胡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事情发生在这年夏收时候……
晋中平川的妇女们,平素一般都不参加田间劳动。特别是年轻妇女,不要说下地干活,偶尔到地里走走,街上人都笑话哩。按照这里的乡俗,只有夏收时期例外。每年一到麦子开了镰,除了地主老财家,普通人家的一些大闺女小媳妇,都扑到地里了。不过她们并不是参加收割,而是在收割过的地里拾麦子,赚点体己。粜了麦子的钱,愿买衣服首饰哩,还是愿买吃吃喝喝哩,任其自便,老人们一概不管。这也是老乡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