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爷名永和,字凤翔,乳名三娃,在白老太爷的孙子辈中排行第三。母亲怀上他的七个月头上,父亲押送一船贵重货物沿河而下,准备至禹门口出手。船行至叫乾坤湾的地方,搁浅在一处石碛上。父亲呼喊船工下水推船,船工们一个个跳入水中,用力前拉后推,船就是不动。眼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就要来临。父亲急了,亲自下水推船,并呼喊着大家拼死救船。船在众人的齐心推拉下终于前行,出了石碛,父亲招呼船工上了岸,拴好缆绳,正准备上船时,突然,从上游大湾处涌来黑乎乎的一排恶浪,众人说声“不好,东家快上船”。父亲回头一看,浪头扑面而下,虽说他自小在黄河边长大,水性极好,但面对猝不及防的洪峰,也无能为力。在大自然面前,人有时渺小得像只蚂蚁,片刻间他便无声无息地被洪峰吞噬。
噩耗传来,母亲一头撞地,昏厥过去。人悲胎动,白家迎来早产儿的第一声啼哭。母亲因为失血过多,加上永和关远离县城,延医不便,生下白永和的第三天,也随着丈夫去了天国。
不幸的婴儿遇上万幸的亲情。早产儿的成与不成,当地民间有“七成八不成”的说法,虽然早产儿白永和只有三斤三两重,但是在奶奶精心呵护下,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
许是先天不足的缘故,白永和自小瘦弱,头大腿细,眼大无神,如同一株豆芽菜。虽然这样,脑子却灵动得很。周岁时,按习俗得“抓周”,以测试他未来志向。
长长的炕上放着好多吃的、用的、玩的东西,爷爷、奶奶把他放在中间。爷爷瞪着那只红紫檀木算盘,奶奶瞄准那本蒙学必读的《千字文》,如同抓阄一样,谁都想让孙儿抓着自己心想的器物。身体孱弱的白永和,在各色东西中爬来爬去,好奇地逐个看看,摸摸,就是不往起抓,两位长者虽不说话,心里急得像猫挠心一样难活。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小手终于伸了出去。不过,不像他的大哥抓了个烧饼就吃,也不像二哥抓了个笤帚就扫,而是抓起那本《千字文》就翻了起来,悠闲得像位识文断字的小书生,叫白贾氏眉开眼笑,心旌**漾。一会儿,三娃玩腻了,就毫不怜惜地把《千字文》扔到炕上,顺着爷爷的目光又去抓红紫檀木算盘,但因气力不足,支撑不住,睡倒在炕,就势打了一个滚,不仅没有抓住算盘,还把《千字文》压在身底下。再一个滚过去,那本书就成了湿淋淋的泪人——小小的三娃毫不留情地把珍贵的童尿撒在书上。白贾氏慌得把书抽出来,心里不安但嘴里硬撑着说:“尿得好,尿得好,这半亩方塘指定是由他浇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