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不妨上溯十载,品味一番那些曾经让人心动的故事。
背山面河的永和关,本来气候燠热。入夏以来,又因三伏无雨,赤日炎炎,更是如在热锅上蒸腾。旱得水井见了底,为数不多的耕地也晒得裂了缝,干土足有一尺厚。大地冒烟,风吹尘飞,扑到脸上火辣辣地疼。在烈日灼烤下,禾苗枝黄叶枯,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即使来场饱雨,也怕是无力回天,人们只能任凭无心无肝的日头日复一日地扬威撒骄。在这些枯燥的日子里,丰姿肥体的黄河来水锐减,日渐消瘦。一路豪歌的阳刚之气,被浅吟低唱的小家子相取代。昔日压着水面威风八面的渡船,像失去轮子的车盘,行也行不得,神又神不起来,只能蔫蔫地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晾着已然裂了缝的身躯。男人们尽可以挽起裤腿或穿条短裤蹚水过河。如若女人们过河,不是叫自家男人背,就是花几个钱雇人背,黄河天堑,一下子变成了通途。男人们每日趁日头还没出山,河水还没浑浊,或吆着驴,或挑着水桶,下到黄河里取水家用。菜园子的菜则要用更多的精力和苦力整天去浇灌,才能在阳婆婆手里夺得一口吃食。婆姨们见天到河边淘菜、洗衣裳,如瞅见没有男人在场,便壮起胆子,挽袖卷裤,下到水里,洗濯不肯轻易暴露的白生生的胳膊和大腿。性野些的,索性脱了衣裳,钻到水里,只露个头在外面,不时偷瞅着四下里动静,顺便瞟一眼同伴们光滑白净的胴体,发出艳羡的惊叹。娃娃们每到日头毒晒、大人躲在窑里纳凉时,一个个溜到黄河边,把衣裳一扒,扔在岸边,争先恐后跳到河里,学凫水,打水仗,河面上漂起一层黑脑袋。运气好时,还可摸几条鲤鱼或者鲇鱼带回家领赏解馋。这是大旱时节瘦了身的黄河呈现的一道难见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