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与红

04

字体:16+-

大约走了三个钟头,到了一个拐弯的地方,权科长停下脚步说,大家稍歇一会儿,准备上山。他说,我们刚才走的这段路是井下最宽敞的运输大巷,共3.2公里,这就是给你们上课讲的井下一水平,也叫辅助材料运输和人行大巷,以一水平巷道为分界线,下面为下山,上面为上山。我们矿经过这么多年的开采,下山的煤已经采得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边角料,没有多少开采的价值,而且条件非常糟糕,所以,就放弃不采了。现在采上山的煤,上山开采因为地质的原因,条件相对复杂,光这坡就有三百米长、六十五度,爬上去就非常不容易。从现在开始,走到最近的工作面也得四十分钟,好些地方人爬着才能过去,路上还要不断躲避下料运输的矿车,可见在工作面干活有多苦,这来回路上五个多小时就够你出几身汗的哩。所以说,吃挖煤这碗饭不是那么简单,我让我儿子讨饭也不叫他下井担惊受怕吃这份苦。科长的话让一部分人有了畏惧情绪,听说前面的路更难走,有两个人提出不干了,要回去。科长说再不干也得等到从工作面出来升井,现在回去把你丢了成我们的责任了,你不干了就趁早回去,免得出事故扣全矿的奖金。煤矿特殊的环境,养成了煤矿人说话难听、直率的脾性。

从一水平大巷到工作面上的这段绞车坡比权科长说的不知道艰难多少倍,本来就很窄,并排勉强能容下四个人,脚下还有两根铁轨,轨道中间还有一股黑水向下流,人行道除了深一脚浅一脚的灰尘外,有些光滑的地方站立都很困难,大家只好拽着悬挂的电缆线前行,三百米长的距离,大家整整走了四十分钟。有一个名叫何成龙的协议工,坐在半道上大声地哭起来了,盯工作面的安检员只好推着他走到坡顶。到坡顶说啥也一步不走了。无奈之下,权科长让安检员带着他原路返回,提前升井。我们在坡顶上稍休息了一会儿,开始向工作面走,前面所走的水平大巷和上山绞车坡、巷道都是在石头里开拓出来的,这下不同了,虽然是平巷,两边和顶部用密密麻麻的木柱支护,而且全是煤。走了有三十米,一道坚固的木门把大家隔在了外面,权科长用力地拉开,让人把着,又进去推开了另一道木门,顿时,一股强气流冲过来,吹得人晕头转向,等大家都通过了两道门槛时,权科长说,这就是安全规程上所说的风门,是井下煤矿“一通三防”的核心、煤矿的咽喉。大家能感觉到,风门外面是从地面送下来的新鲜风流,里面是工作面生产期间产生的混合气体,对人体有危害,必须尽快通过新鲜风流循环带出去。权科长说前面就是煤溜子头,工作面出来的煤通过溜子拉出来从溜煤眼倒到煤仓,从煤仓装矿车,通过大巷运到地面,溜子巷低,溜子头更低,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此时,我们已感觉到浑身热乎乎的,空气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能听到哗哗的机械转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