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的旋律

四十九

字体:16+-

延安的一切对冼星海都是新鲜的,那山巅上的古塔,那布局有序的窑洞,那古朴的街道,那起伏绵亘的黄土高原,这一切一切都使他象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窑洞是很另橄的,空气新鲜,光线明亮,很象南国的小洋楼,不同的是没有天花板,只有石砌的弯形窑顶,不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而且在抗日的年代里还是天然的防空洞。就说小米饭吧,看起来金黄可爱,活象鸡蛋沙饭,可对吃大米饭长大的人来说,却难于下口。然而只要坚持吃上一个时期,吃起来就觉得香了。

冼星海到达延安不久,就被分配到鲁艺音乐系任教。他感到最明显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变了,无论是教员、学生一律平等。他曾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一文中曾写到:“现在学校里生活得到改善,每星期有两次肉吃,两次大米饭或面吃,常餐菜多加一个汤(别的机关没有)……。”

一天清晨,萧玲回鲁艺看望冼星海。她穿过鲁艺的大院,走到一座教师的窑洞前,整了整军容风纪,先敲敲门,轻轻地提起脚跟走进内室。

冼星海正叼着烟斗,盘腿坐在炕上的小桌边,头也不抬,听到了开门声,歉意地说:“对不起,请坐,请坐!我这就写完了。”

萧玲站在窑洞中央,忍不住地笑了。

冼星海闻声住笔,转过身来,看着萧玲,半开玩笑地说:

“你这个理论家,怎么忽地一下又变成表演大师了?对我又有什么新的批评?”

萧玲故意地把嘴一嗦,装得十分严肃地说:“大作曲家同志,新的意见没有,还是……”

“老意见!对吧?哈哈……”冼星海放下手中笔,。跳下炕来简单地活动一下身躯,“萧玲同志!我也是老意见。你现在是抗大的学员,任务就是学通革命理论;我是鲁艺音乐系的系主任,除去创作以外,必须把学生教好,为抗日救亡输送更多的音乐人才,用我们家乡的一句各话说,就叫干啥说啥,卖啥喊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