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在中书省是老大,杨宪是老二,还有个老三就是汪广洋。汪广洋智慧超群,正因智慧超群,所以能观察当下而预知未来。朱元璋要他进入中书省的目的,是在杨宪和李善长的博弈中担任一个和稀泥的角色,可汪广洋敏锐地看出,他这块稀泥根本无法调和李善长和杨宪的激烈斗争。
杨宪大踏步前进,攻势凌厉。他才进入中书省三个月,许多人就发现,很多要害部门的长官都变成了曾经的检校。李善长在这种攻势下节节败退,朱元璋开始深深忧虑,担心杨宪把李善长搞掉,从而自己做大。
他多次提点汪广洋,让他和李善长联合以遏制杨宪的进攻。可汪广洋一副愁眉苦脸、无计可施的样子,甚至还暗示朱元璋,他想辞职回家养老。朱元璋大骂他是烂泥扶不上墙。骂人只是情感发泄,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实质作用。骂完人,朱元璋又开始寻求对策。找来找去,他找到了刘伯温。
刘伯温虽然不在中书省,却是监察官实际上的老大(御史中丞),中书省的官员都在他的监督弹劾之下。朱元璋把希望寄托在刘伯温身上,可刘伯温向来是秉公办事,尤其不喜欢政治斗争,委婉地拒绝了他。
朱元璋却认为刘伯温在装蒜,因为杨宪和他是穿一条裤子的。于是,他反过来离间杨宪和刘伯温。他对杨宪说:“你好朋友刘伯温对你评价不高,认为你不配当宰相。”
杨宪做特务多年,明白刺探和反刺探的精义,他笑呵呵地对朱元璋说:“我现在的确不配当宰相,但水是流动的,人是进步的,我将为此而努力进化自己。”
朱元璋平静地笑了笑,丝毫没有因为杨宪的不中计而失望。杨宪走后,朱元璋的心腹问他:“杨宪没有中招?”朱元璋回答:“特务即使中招了,也不会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