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宰相之争

字体:16+-

朱元璋把杨宪安插入中书省,其实是出于对李善长的好意。李善长是他的最佳助手,他不希望李善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最后无法收拾。安插入杨宪,是敲山震虎,让李善长有所收敛。这是一步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棋。可惜,天不遂朱元璋愿,杨宪根本没有理解朱元璋的深意,反而把朱元璋的这一行为理解成要他取代李善长。

杨宪开始了对李善长肆无忌惮地进攻。和朱元璋的领导思维一样,杨宪也认为,要想完全控制一个组织,只要做两件事:一是做计划,二是用人。做计划就是立志,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杨宪的计划或者说志向,当然是先干掉李善长,拿到中书省的大权;至于用人,朱元璋曾和杨宪等人探讨过,任何一个组织年深日久后,都会出现老人当道却不做事、年轻人才华横溢却无法上升的情况。此时,既要把年轻人调动上来,又要安排好那些老人,这是一柄宝剑的两面,缺一不可。

杨宪一进入中书省,就马上开启了他的战略:第一,计划在半年内干掉李善长;第二,把那些跟随自己的年富力强的特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至于中书省的那些老人,杨宪认为,他们都属于李善长的阵营,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他们策反,那么,就不必在这上面耗费精力。他的精力,要用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上。

副宰相杨宪召集他从前的战友们,其中最有名的是凌说、高见贤和夏煜。凌说和杨宪一样,他投奔朱元璋后,也很快就成为朱元璋的亲信。他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功绩是,在朱元璋派他去侦缉江西南昌的朱文正时,带回了朱文正造反的“确凿无疑”的证据。

高见贤和夏煜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在投奔朱元璋后,由于脑袋灵光、办事干练,很快成为朱元璋的亲信。他们对杨宪死心塌地,而且身怀绝技,想要搞掉李善长,应该说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