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潮》六周年别册
我们能否改变潮水的方向 ——写在新版《荒潮》前面的话
陈楸帆
2013年中文版《荒潮》在中国出版后,获得了不少文学奖项和评论界的肯定。但在内心深处,我却始终在回避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写作对于贵屿有意义吗?对于那些忍受污染的人来说,能带来任何的改变吗?我甚至不敢再回到那个小镇,害怕自己终究不得不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我只是消费了他人的苦难来获取自己的名利,而主角们却依然在挣扎着。
六年过去了,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在文学世界里,中文版发表六年之后,《荒潮》终于盼到了英文版的上市,以及西班牙文、德文、俄语、日语等多国语言版本的翻译出版计划。在此要感谢我的海外经纪人谭光磊, 他的耐心让这一切实现;Ken Liu(刘宇昆),他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译者,更是完美的导师、顾问和朋友;我的编辑Lindsey Hall,她具有洞察力的细致工作使得这本书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读者;当然还需要感谢《三体》英文版编辑Liz Gorinsky的帮助以及已经去世的传奇科幻编辑——David G. Hartwell,是他最早从法兰克福书展发现并决定出版此书。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感谢,在此不一一罗列,只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得起你们给与我的慷慨帮助与长久支持。
而在现实世界里,中国在2018年初颁布了停止进口24类外国垃圾的法律规定,贵屿就像小说结尾写的那样,进行了产业升级,建立了环保经济产业园区,让垃圾回收工人在更能保障健康安全与劳工权益的环境中工作。不那么乐观的方面是,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垃圾生产国,我们需要处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而所有未能在本土被处理回收填埋的垃圾,都将从一个后院转移到另一个后院,也许是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如果我们依然遵循着这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继续追求用完即弃的产品理念,也许我们终将难免承担垃圾所带来的无法转移、无可避免、不可回收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