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威根苦旅

Part Two 人一旦放纵够了,他就需要工作 有感而发的阶级论01

字体:16+-

从曼德勒到威根路途遥远,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一下子说不清。

在本书前面的章节中,我零碎地记述了我在兰开夏郡和约克郡的煤矿区的所见所闻。我去那里,部分是因为我想看看最严重的大规模失业是什么样的,部分是为了近距离看看最典型的英国工人阶级地区。这是我走向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在确定自己是否真正支持社会主义之前,必须确定目前的情况究竟还能不能忍受,必须对阶级这一极度困难的问题采取一个明确的态度。在这里我要谈点题外话,解释一下我自己对阶级问题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显然需要写点自传性的内容。我会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我在自己的阶级,更确切地说是个亚级中,足够典型,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我出生的阶级,可以称为上层偏下中产阶级。上层中产阶级的全盛时期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吉卜林是它的桂冠诗人。当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消退后,上层中产阶级就成了遗留下来的一堆残迹。或许最好改一下这个比喻,不该形容成堆,而是一层——年收入在三百英镑到两千英镑之间的一层社会。我自己的家庭就离这个最低水准不远。你注意到了,我是用金钱来定义它的,因为这个办法总是能最快就让你明白。然而,英国阶级制度的关键在于,它并非完全能用金钱来解释。粗略说来,它是一个金钱等级,但也渗透着一种阴魂不散的种姓制度,很像一栋偷工减料的现代平房,饱受中世纪幽灵的纠缠。因此,上层中产阶级的收入可以,或者以前可以低至一年三百英镑——这个收入,比仅仅是中产阶级而无社会名望的人还要低得多。可能在有些国家,你可以从一个人的收入预测他的观念,但是这在英国不妥,你一定还要考虑他的传统。一位海军军官和他的食品供应商很可能收入相同,但他们不可相提并论,只有在非常大的问题上,比如战争和大罢工,他们才会持相同立场——甚至可能连这时候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