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兵谣

论《兵谣》的原创性

字体:16+-

陈辽

(评论家、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

从1995年起,我国的长篇小说产量,每年以500部—800部计,但优秀的长篇并不多。何以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原创性。对事物的看法大致相同,人物似曾相识,故事相互借用,如此长篇自然对读者缺乏吸引力。

长篇创作的原创性,指的是作家第一个、前所未有地塑造了新人物(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林黛玉等);提供了新的故事(如“创世”“补天”“私奔”“闹天宫”“聚义”等等);创造了新艺术形式(如“志怪”“传奇”“演义”等等);对某一题材有新的认知(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三国历史的新认知,《水浒》对农民起义悲剧性的新认知,《红楼梦》对男女情爱的新认知,等等)。简而言之,“原创性”一是“第一个”;二是“前所未有”;三是“新”。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来的长篇,多半是有原创性的作品。

近读黄国荣的《兵谣》,我发现这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因此,特从这一角度对它进行论述。

《兵谣》的原创性,首先表现在它对人民解放军近二三十年的历程有着前所未有的新认知和新表现。

新中国成立至今,写人民解放军的长篇多多。长篇小说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思想艺术水平的高下,决定于作家如何有新意地看待人民解放军。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两部写人民解放军比较优秀的长篇:白刃的《战斗到明天》和碧野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两位作家认为,要按照人民解放军的本来面目写人民解放军,不料却受到了庸俗社会学的错误批判。有位批评家给反映人民解放军的作品规定了一种模式:必须写出“党的领导作用和政治工作的威力”;必须写出“人民解放军的高度组织性和高度纪律性”;必须把“政治觉悟、纪律修养和军事艺术结合起来加以表现”;必须写出“人民解放军的内部关系和内部生活的严格的政治原则性”;必须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们几乎具有同一的完整的特征”。如果不写出这五个“必须”,或者写得“不足够”,就都是“根本性质的错误”。现在看来,这样的批判简直是笑话。但在五六十年代,这位批判家为反映部队生活所规定的模式,却被不少作家奉为圭臬。在如此思想束缚下,怎能写出反映人民解放军的好作品呢?所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了徐怀中的《我们播种爱情》、冯德英的《苦菜花》、陆柱国的《踏平东海万顷浪》等少数几部具有一定原创性的长篇能够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篇幅外,不少军事长篇都经不起时间的筛选而湮没无闻了。可见,如何有新意地认识人民解放军对于军事长篇来说,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