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名者之国

太空序曲 技术宅的天梯30年代的载人登月计划

字体:16+-

文 / 钟天意

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他们在月球表面留下了那个脚印,还有尼尔·阿姆斯特朗那句传诵至今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这个故事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但倘若你吹开历史故纸堆上的灰尘,便会忍不住怀疑:如果不是一连串历史的巧合从中作梗,兴许人类登上月球的时间会提前二十年,甚至更早。

事实上,对于航空航天史来说,在美苏争霸之前,30年代同样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它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罢了。我们应该知道,美国并不是第一个盯上月亮的国家。如果说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动机因时代所限而蒙上了一层冷战的阴影,那么在上世纪30年代,一群今天所谓的“技术宅”们聚集在英国利物浦,为将人送上月球而焚膏继晷,则仅仅是为了证明“人类可以到那里”。

兴趣使然的英雄

1933年10月13日,菲利普·克莱托,一个狂热的太空旅行爱好者,在利物浦创建了英国星际协会(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以下简写为BIS)。

听上去,BIS像是供一群不着边际的科幻迷谈天说地的沙龙—但尽管其成员不乏科幻迷,它的主要任务还是在宣传航空航天。

在美苏的太空竞争之前,像BIS这样的组织已经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了。实际上,在30年代,星际协会和火箭爱好者组织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其他国家的经验可能与英国的明显不同。

早在1927年,德国业余火箭协会VfR(Verein für Raumschiffahrt)便已经宣告成立,其最初成员包括当时大多数赫赫有名的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思、马克斯·瓦利埃、鲁道夫·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等。与其他国家的同行一样,该组织曾发射了一些小型**燃料试验火箭(他们在柏林郊区雷尼克多夫有一个小型试验场),并因此与当局进行了多次交涉。BIS的计划所涉及的诸多领域,VfR都早就有过涉猎。而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就会发现其成员中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沃纳·冯·布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