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算写一句墓志铭。
人类已经笃信大自然的对称性和数学推理几百年,所以没有人把即将到来的、无可避免地事件当作无稽之谈。
七声丧钟,然后是一声,“嘘—”。
“根据计算,空泡到达太阳系还有—”联合国秘书长的目光在空中划了个正弦曲线,那是她在增强视域中调阅资料,“还有92天21小时3分3秒。我们要抓紧时间了。”
所以从敲定墓志铭内容,到把它誊写下来,他们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
吴树的喉咙发紧。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别致、最有想象力的墓志铭了。”邓肯像是在讨论别人的葬礼,“他们打算把空间站送到第一地月拉格朗日点,在那里拆解它,把它改造成某种可以携带信息的形式。想出这个点子的人真是个天才!”
“空间站?”他头皮发麻,“露娜?”
“还有别的选项吗?不是跟你说,来开会的都是股东嘛!”
原来如此。“露娜”,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标准模块化空间站,是美、英、法、中、日、俄、印七国共同出资建造的,所以他们自然有权力在如何处置“露娜”的问题上置喙—其实应该还有别的考量,吴树暗自琢磨,当某项重大议题需要足够多样化的意见和尽量小的知晓范围时,这七个软硬实力兼具的国家是不错的选择。
就算邓肯是错的,那人类又会损失什么呢?不过是七个大国的一点财政收入罢了。这是一场反向的帕斯卡赌注:输面太大,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总不是什么坏事。
“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能‘写’什么。”美国副国务卿,希尔比·门罗说,“其次,我们‘写’的东西会不会被时空抹平?未来的高维文明能不能把它破解?”
“说‘写’并不妥当,”裴静雅答道,“我们还可以‘画’,还可以‘雕塑’—当然‘写’是最有竞争力的备选项。如果我们把‘露娜’拆解成光盘式的二进制信息载体,根据空间站的总质量和作业机器人的最大工作载荷计算,大约可以编制15KB的信息—写一部《独立宣言》是足够了。至于第二个问题—构造波的到来已经证明了吴—卡雷拉变换所规定的几何法则,我想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比吴树教授更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