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清楚,建筑师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是否就想到了将来有一天要用于发表,并把它们作为作品的一个有机部分。我也不知道,在最终送去发表之前,他是否对日记的内容作了某些修改,以使之与作品更加匹配。如果说再生砖就是建筑师的孩子的话,那么,日记也许同样具有了某种再生的意味吧?
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建筑师的心情不是平和的,刚开始的那股子意兴冲冲,在制砖的过程中逐渐销蚀了,最后变成些许无奈。也许,这一切跟他最初的设定和想象,还是有差异的吧。本来,他或许以为,灾区的人们,既然遭受了那样深重的苦难,那么,一定对他的莅临,包括对他带来的产品,跟接受其他的无私援助一样,满怀渴盼和感恩。但现实一些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
在后来的一次研讨会上,建筑师谈到了自己心灵的分裂:
“灾难发生后,我一直感到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到了灾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志愿者,而且是一个体力不佳的、有了暮气的志愿者—我的腰有伤,拿轻的东西不好意思,重的东西又拿不了,很尴尬;在灾区看到没有倒塌的房子时,我尚且觉得自己是个建筑师;但看到那些倒塌的房子时,我又根本不敢承认自己是建筑师;另外,坐在房子里每天都会感到摇一摇,很多东西也都摔碎了,就觉得有点疑似灾民。那么,我到底是谁呢?是慈善家,还是艺术家?是志愿者,还是灾民?”
随着制砖过程的逐步推进,这种情绪,不仅难以遣散,而且还越发浓重了。建筑师似乎越来越为自己的身份问题而苦恼。但他仍然坚持着干了下去,一个原因是,他已经与欧洲的策展人签了合同。他被套在了一辆没有回头路的战车上。
我想谈谈这其中的技术性—我以为,这正是再生砖的核心命题。当时,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房屋重建方案,但最后,经过观望、质疑、排斥,风行的却是再生砖。我认为,是技术性起了关键作用。像那些要动用大型机械和专业公司来进行建筑垃圾处理的方案,都不如建筑师的设想更能在妥协中被接受。建筑师的思维方式,是工科式的,很单纯,在那个时候,本来是拿不上桌面的,也不具备轰动的宣传效应,但唯其如此,最后多方比较之下,才击败了那些鸿篇巨制和夸夸其谈,而显现了它更具操作性的一面。那么,艺术性也就是从这样的技术性中产生的吧—而不管建筑师一开始怎样宣称,这是一桩与艺术无关的慈善性质的活动。这已由不得他。再生砖最终被精英们界定为一起艺术行为,这是没有疑问的,而在建筑师的潜意识里,最终也一定是同意的吧,否则就不会把它送上欧洲的双年展了。这里面的矛盾是深刻的,却在现实中被慢慢化解了。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师却与当地人发生了冲突……也许,如同建筑师感到自己的身份变得模糊了一样,灾民们似乎也忘记了他们的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