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云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系列(全九册)

星云志③高维度渗透序一 星云奖与科幻的时间之线

字体:16+-

不知不觉,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已经走过十年之久。我还记得第一届颁奖典礼在成都举办,当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租到一间小小的电影院,但还是搞起了红毯仪式。它的主要创办者董仁威老师说,不管多困难,也要让科幻作家有像明星一样的成就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但当时的科幻作家都还不怎么出名,这个奖主要是圈子里热闹,要持续办下去一度显得十分吃力。这套“星云志”中所收录作品的诞生是十分艰难的,大家都在业余时间费力写作,所得的报酬却少得可怜。星云奖的主办者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像是一个科幻般的奇迹。董仁威老师经常带病奔忙,到处拉赞助,主持完星云奖的筹备会,原本就超标的血糖指标因劳累上升,他就自己在肚子上扎一针胰岛素,又接着忙下一个阶段的事。

刘慈欣获得雨果奖的小说是《三体》,这部作品之前就拿下了星云奖。另一部获雨果奖的是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也是首先得了星云奖。可惜很久以来公众和媒体都不怎么关注我们华人自己举办的科幻“土奖”,而唯国外奖项马首是瞻。另外还有许多好作品,都是在这个平台上涌现的。我忘不了读宝树的《时间之墟》、江波的《银河之心》、墨熊的《爱丽丝没有回话》等作品时的惊喜。

现在星云奖比早前受重视得多,二○一八年它在重庆颁奖,被重庆市的领导请进了雾都宾馆—这可是市政府的高级接待宾馆。不少获奖作品的电影版权迅速被企业买走,它们都有被拍成

《流浪地球》这种爆款电影的潜质,星云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我担任了数届星云奖评委会主席和评委,跟作品有过亲密接触。现在它们以十年为期结集出版,是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情。关注中国科幻文学的人们,拿到“星云志”这一套书,就基本了解了华语科幻近十年的创作状况。在我看来,星云奖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