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世间:梁晓声小说精选集(套装共10册)

知青与知识

字体:16+-

据我所知,“知识青年”之统称,早在“五四”之前就产生了。那时,爱国的有识之士们,奔走呼号于“教育救国”。于是在许多城市青年中,鼓动起了勤奋求学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储备自身知识能量,希望将来靠更丰富的才智报效国家的潮流。用现在说法,那是当年的时代“热点”。许多不甘平庸的农村青年也热切于此愿望,呼应时代潮流,纷纷来到城市,边务工,边求学。

那时,中国读得起书的青年有限。好在学科单纯,且以文为主。读到高中以上,便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小知识分子”了。能读能写,便皆属“知识青年”了。而达到能读能写的文化程度,其实只要具备小学五年级以上至初中三年级以下的国文水平,则就绰绰有余了。那时具备初中国文水平的男女青年,其诗才文采,远在如今的高中生们之上。甚至,也远非如今文科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们可比。

那时,“知识青年”之统称,是仅区别于大小知识分子而言的。是后者们的“预备队”。而在大批的文盲青年心目中,其实便等同于知识分子了。

他们后来在“五四”运动中,起到过历史不可忽略不提的作用。虽非主导,但却是先锋,是恰如其分的主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首先实行中学普及教育。文盲青年在城市中日渐消亡,“知识青年”一词失去了针对意义,于是夹在近当代史中,不再被经常用到。它被“学生”这一指谓更明确的词替代。

即使在“文革”中,所用之词也还是“学生”。无非前边加上“革命的”三个字。

“知识青年”一词的重新“启用”、公开“启用”,众所周知,首见于毛主席当年那一条著名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