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一座阁楼上,有三人凝视着这里。
“此人是谁?如此敢说敢言。仅仅十余字,却如此的振聋发聩。”
“执笔的女子来自大乾,曾在我座下听过几节课。那男子从未见过。”
“我立下字帖一旬了,本想以今日下午为时限,看来这副对联是应生而出啊。”镜湖书院的院长摸着能触到胸口的胡须道。
这幅字帖是他的证道之兵,寻常用以书法练字,必要时还可以应敌。
当方语彤写完的一瞬间,他就知道了。
本以为是那女子,刚想感叹,我镜湖书院后继有人了。
没成想在人群中群起激昂,与周围一众学子辩论的少年才是主角。
“邀他上来。”院长道。
“是。”门口的书童应声道。
片刻后,书童领着宁沧和方语彤进入雅室。
“学生见过诸位大儒。”两人同时作揖。
院长指了指面前的位置道,“大儒不敢当,叫我先生即可。不用拘谨,两位请坐。”
宁沧和方语彤落座后,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哦,原来是来自大乾王朝的贵族子弟。
镜湖书院终究是凌驾于周边诸国之上的,对于各个王朝的动向不是很清楚。
他们自然也不知道,宁沧如今是逃犯之身。
“晚辈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几位大儒能否为学生解惑。”
“但说无妨。”镜湖书院的几位老师经过了刚才的事,此时也不敢小瞧宁沧了。
“那学生就开门见山了。几位大儒也知,咱们书院的学子,无论是否修道了,都会到朝堂之中一展宏图。那我想问,若辅佐的是昏君,那么身为臣子该如何做。”
“身为臣子,自当劝诫。昏君虽误国,但受其影响的百姓亦应自强不息,共同救国,何必完全归咎于君?”有大儒率先说道。
“昏君一朝,国家千秋。君主负责治理国家,若不能明智处理国事,如何使百姓安居乐业?再者,昏君专横独断,不听忠言,如何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