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十二时辰

字体:16+-

酷夏热烈的阳光里,咸鲜的海风一阵又一阵吹过来。

这是福建沿海渔民一年里最忙的季节。福安市溪尾镇溪坯村里,面容黝黑的生蚝养殖户刘德仁正忙着在半咸半淡的内湾浅滩外,放苗、粘蚝、吊养。十多名工人跟在他的身后,听从他的指挥统一操作。刘德仁满怀期待地说,两年后,这一批蚝苗就会长大。其实,北方市场的生蚝很多就来自于他们的养殖基地。

千百年来,福建沿海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连家船民”。他们没有地没有田没有屋没有家,这一艘艘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终日漂泊,生活在海上。

刘德仁,正是其中一位。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挤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居无定所、老无所依、无学可上、有病难医,这就是当时无数个刘德仁一样的连家船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同当地的许许多多连家船民一样,刘德仁生于海上,长于海上。三十五岁以前的刘德仁很少上岸。正是在一条十来平方米的竹篷渔船里,刘德仁同父亲母亲、七个兄弟姐妹一家十口人生活了整整三十五年,度过了他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逼仄的空间,狭窄的船体,艰难的生活——刘德仁曾经以为这就是他全部的生活。

那时候,他只能以船为家,家里也没有什么家当。除了生病去医院和上学读书,刘德仁一家几乎都待在船上。刘德仁上小学时,还没有一双鞋,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天,他赤着脚离开竹篷渔船的“家”,穿过莫测的滩涂,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村里的小学。那时候,刘德仁个子小,常年的饥饿让他长得很瘦,小小的刘德仁最怕台风,害怕船上的东西被台风吹走,害怕船上的家人也被台风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