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8 防震路上,从未松懈

字体:16+-

意识到“3·11”东日本大地震的纪念日靠近,是因看到电视上关于地震六周年纪念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提到了灾后重建,至今生死未卜的遇难者,幸存者的现状,以及一直悬而未决的福岛核电站问题。

所有关于这一切的节目,都不可避免地流淌着悲伤的基调。

“3·11”之前,对日本人影响最大的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里氏7.3级,六千多人死亡;再往前,能数出来的大地震,要推到二战前的1923年关东大地震,里氏7.9级,造成十多万人死亡。但年代过于久远,伤痛渐渐变淡了很多。直到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日本人又被深深震醒,原来地震从未远离他们,也更没有意识到十几年之后,一场伴随着大海啸而来的强震再次袭来。

但幸运的是,以1995年地震为转折点,日本全面加强了防震减灾的准备,也大力普及了防灾意识,让每一个居住在日本的人,时刻把危机意识牢牢印刻在脑海。这也使一部分人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幸免于难。

神户的景点不多,除了自然景色,还有一处特别的人工景点,叫“人与未来防灾中心”,建在当年受灾严重的神户海岸地区。

建筑本身也是一道风景。整块整块的落地玻璃,在蓝天之下恍若未来世界。建筑内部是地震展厅,同时也是一个生动的地震博物馆。

中心整体分为两栋楼,“防灾未来馆”和“人未来馆”。2002年4月,由兵库县政府与日本中央政府合作建成。建成时主要想把日本积累的赈灾和救灾经验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免于受难,创造更安全也更可靠的社会。

除了对灾难的总结,展馆也负责收集和保存原始文档与资料、研究降低灾害风险(Disaster Risk Reduction,简称DRR)和培养DRR专家、培训管理防灾人员、对灾害发生地进行支援救助以及网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