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禅即生活
什么是禅?具体到我们本节来说,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不必解释,否则越解释越乱。简言之,生活禅无非是一种生活方式,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玄。凡是觉得它玄的,要么是未悟道,要么是正在被骗中。
来看一个典故:
峨山慈棹是日本临济宗白隐派开山祖师白隐慧鹤禅师的徒弟,他30岁便已开悟,参禅论道、教导徒众时,善于随机应变。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峨山禅师已经很老了,但他坚持每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谁劝也不行。这天,一个信徒看到他在寺院里一个人整理自己的被子,累得气喘吁吁,就上前帮忙,并问:“您不是这里的住持峨山禅师吗?您这么德高望重,岁数又这么大了,又有那么多弟子,这些杂事还用得着您亲自动手?”
峨山禅师谢过他的帮忙,微笑着反问:“我岁数是大了,但岁数大的人正适合做这些小事、杂事。不做这些,我还能做什么呢?”
信徒说:“您可以修行、打坐、念经、参禅,总之,你不应该做这些杂事……”
“你以为只有念经、打坐才是修行,才是参禅?那佛祖当年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做杂事也是修行啊!”他还没说完,峨山禅师就不失时机地开导他道。
那位信徒的话,可说是很多人的共同误区。大家总是想当然的认为,禅是禅,生活是生活,总是以为修行是生活以外的事,尤其是那些杂事,不仅算不上修行,还会影响修行。其实,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要落实在生活中的,不然,它就会成为清谈、空谈,既误人,又误己,甚至误国。早在唐朝时,禅宗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就开创了“农禅”,即倡导寺僧像农民一样,春种秋收,自给自足,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全凭化缘、布施和供养过活。作为“农禅”的创始人,百丈禅师直到九十高龄,还坚持下田劳作,徒弟们为他的身体着想,把他的工具藏起来,他就不吃饭,没办法,徒弟们只能由他去。此外,黄粟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仰山禅师牧牛、洞山禅师种植果园等等,也都是禅宗史上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