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鬼谷子的心理智慧

第四节 知己之主——良臣择主而事

字体:16+-

鬼谷子曰:“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鬼谷子说:“古代擅长反对和支持之术的人,可以协和四海,包容诸侯,可以驱置到忤合的境地,然后设法变化、转移形势,到最后利用这种势力开创新王朝。所以贤相伊尹五次臣服商汤,五次臣服夏桀,之后才决定一心臣服商汤王。姜太公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王,可是他对殷纣王却无法理解,之后才决定一心臣服周文王。这是关系到天命的地方,所以伊尹和吕尚才归顺商汤和周文王而无所怀疑。”

鬼谷子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只螃蟹离开大海来到了岸边的草地上住了下来。有只饥饿的狐狸路过那里,就把螃蟹给吃了。螃蟹临死的时候说:“我真是该死,按照我的生活习惯,我应该住在大海里,为什么我要离开大海住到陆地上来呢?”连一只螃蟹都要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更何况人呢?对于古代臣子而言,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明主,然后将自己的生与死、荣与辱都托付给对方,这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幸运。

比干是商纣王时期的丞相,也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贤臣,被誉为“第一忠臣”。他德行淳厚诚实,敢于直言进谏,一生忠君爱国,体恤百姓。然而,却有人说比干是愚忠,选择了一个残暴的君主,落得个被挖心的悲惨下场。

公元前1029年,由于商纣王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追求个人奢华的生活,导致民不聊生,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丞相比干实在看不下去了,为此,他多次以叔父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规劝纣王,但是沉溺在酒色中的纣王哪里听得进去,不仅把比干的话当成耳边风,而且还抱怨比干干涉了自己的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