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蝴蝶效应:历史漩涡中的汉唐帝国

残忍的宫刑

字体:16+-

公元前99年,即武帝天汉二年,父亲遗言中提到的那本史书,司马迁已经写作到了第十个年头。

这一年,汉武帝刘彻的贰师将军[6]李广利[7]远征匈奴,在主力部队没有斩获的情况下,李陵自请精兵五千,以寡敌众主动出击匈奴。不料,却遇到了匈奴主力。李陵在重重包围之下,力战而不能脱身,最后不得已投降了匈奴,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长安。

汉武帝刘彻怒了。

原因之一,投降本身,对古人是一件奇耻大辱。

原因之二,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堂堂名将之后。

原因之三,李广利是皇亲,也是当时皇帝最信任的统帅。

这一年,汉武帝57岁,已经过了古人的知天命之年。

人岁数越大,越不容许失败,尤其是耻辱性的失败。因为,人的岁数越大,就越输不起。因为一旦铩羽,属于自己翻盘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自然规律面前,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也不过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而已。汉武帝眼睛里面闪现的,是年轻时代一幕幕英雄的画面,匈奴在背景板上痛彻心扉的惨叫。他想到了卫青、霍去病,想到了李广……然而今天的李广利、路博德[8]们无功而返,尤其是李广的后人李陵,居然能够叛变投敌……此时此刻,年老的汉武帝一定是痛彻心扉的。

朝臣众口一词,要求治李陵重罪。

汉武帝环视朝堂之上,看到了官微言轻、平时也极少发言的司马迁。历史在很多时候都是偶然,这一次也不例外。破天荒地,刘彻要求司马迁来发言。

司马迁认为,李陵可能是诈降,而实际是心向大汉的。司马迁在后来的《报任安书》[9]中曾经提到这件事,他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名好臣子,上能宽慰皇帝,下能保全李陵。这当然符合一般人的想法,然而,却不符合皇帝对一名合格政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