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间一壶酒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李商隐

字体:16+-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创作爱情诗,诗风优美,构思新奇。李商隐家境贫寒,他深知想要改变这样的生活,只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于是,少年时期的李商隐十分刻苦地学习,并在唐开成二年(837年)考中了进士。

有人说,李商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头脑天真,所以才会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并创作出那么多描写情感的诗歌;性格执拗,所以才会既想要自己仕途顺畅,又因想坚守清高的志向而不肯走官僚路线,在官场之中左右为难。事实上,李商隐会有这样的性格,既有天性使然,也有环境影响。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商隐,少年时曾师从一位隐士,向其学习古文。书香门第的出身令他早早地沾染了文人墨客的那种清高,跟随隐士学习的日子里,隐士的一举一动更是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令他成长为一个正直、不屑趋炎附势、刻意逢迎的人。

唐开成三年(838年)春,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辞世,一向与李德裕交好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请李商隐入其幕僚,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令狐楚与李德裕分属两派,很多人认为李商隐在恩师刚刚逝世后便立刻转投他派,不仁不义,是小人行为,对他颇有议论。此事一经传出,直接影响了李商隐的授官考试,令他在复审中被除名。虽然一年后,李商隐还是入朝做了官,但此事对他的影响却没有结束,并令他长期受困于排挤之中。

李商隐的《蝉》诗是一首借物咏怀之作,他希望借蝉之形来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然而他的高洁之情并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高洁之心无人懂,鸣冤呼声无人听,李商隐的处境每况愈下,最终于唐大中末年(约858年)在郑州抑郁而终。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