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字伯施,生于南朝,长于唐朝,终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幼年丧父后,因博学聪敏受到陈文帝照拂,后在朝中任建安王法曹参军。南朝陈灭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得闻虞世南声望显赫,特派人召其入宫,并在登基后先任命虞世南为秘书郎,随后升其至起居舍人。
因为受到隋炀帝的重用,虞世南在朝中十分显贵,但他并未因此而减少对自身的约束,仍然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性情也一如往常那般沉静寡淡,恪尽职守,一日三省己身。而后,虞世南两次易主,先经历了江都之变,跟在宇文化及身边,后又被窦建德所俘。虽然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宇文化及和窦建德都对虞世南十分客气,并授予他官职。窦建德被李世民所灭后,虞世南又被召入秦王府,任王府的参军。
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时,虞世南因年事已高,有意辞官归老,唐太宗却舍不得放他回去,留他在朝中继续任职,这一留就又是十二年。期间,虞世南直言敢谏,唐太宗对他欣赏有加,并对他的劝谏极为重视。唐太宗曾感慨,如果所有的大臣都能像虞世南这样恳切诚挚地与他讨论政事,天下何愁无法治理。
虞世南一生饱受掌权者和帝王的重视,却从未恃宠而骄,不可一世。他一生从儒学为规,修身力行,做人严谨,忧心天下,位高权重却能保持心性的高洁,并对儒学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人认为蝉生于夏而死于秋,期间一直居于树上,风餐露宿,每日以露水为食,于是便用其形象比喻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品质。许多文人雅士也经常借蝉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说明自己是具有高洁品质的人。在《蝉》中,虞世南用象征着达官贵人的“垂绥”来代表蝉,用“清露”代表高洁的生活和志趣,并用一个饮字将两个词连在一起。简单五个字,便塑造出了一个身份高贵又品性高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