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为人正直,有识人之能,曾格外得唐玄宗器重。然而到了开元末年,唐玄宗开始沉迷享乐,疏贤宠佞,忽略朝政,张九龄这样生性耿直、公正无私的人在朝中也就难有作为了。
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知道唐玄宗用人任人惯以张九龄为参照,并且非常信赖张九龄所推荐之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太子之位,她派人贿赂张九龄,希望张九龄在唐玄宗面前多为自己的儿子美言几句,令唐玄宗觉得太子无能。张九龄没有接受她的贿赂,也没有按照她的希望去做,令她的阴谋没能得逞。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在朝中任知政事,掌管政事。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嫉妒张九龄在朝中的威望,有意提拔自己的人牛仙客入朝为官掌管政事,并多次为其美言。唐玄宗听了,心中动容,有意应允。张九龄认为此人无法胜任,于是多次上书唐玄宗,称此人不行。唐玄宗在李林甫的挑拨下,对张九龄略有不满,于次年免去了他知政事一职。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时,张九龄接到一封提议斩首安禄山的奏折。经过一番明察秋毫,他认为安禄山既犯军法,确实当斩,于是将此奏折呈报唐玄宗。然而,唐玄宗却因对安禄山有着不忍不舍之情,没有采纳。安禄山得之此事后,对张九龄怀恨在心,其党羽也处处与张九龄作对。
受到李林甫与安禄山两位奸臣的敌视,张九龄在朝中的日子更加难过,但他从未改其正直的性格,坚守道义,不肯结党营私,也不肯攀附权贵。身居高位,他无法像平常书生一般大胆作文抒**绪,更不能表达对朝政的不满,只能选择冲和雅正的风格,将自己高尚的情操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感遇·其一》就是一首这样的诗,该诗作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