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间,国家以农业为治国之本,百姓以务农为生。
唐朝前期采用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沿自于隋朝。624年,唐朝开始采用“均田制”,即由朝廷把田地授给农民,农民每年向朝廷上缴租赋。同时,唐朝还采用了“租庸调制”,其中的“租”指的是在朝廷田地上耕种的所有男丁,每年都要向朝廷上缴定量的粟或稻;“庸”指的是每个人每年都应为朝廷服一定量的劳役;“调”指的是每位男丁都必须随当地特产缴纳绢麻之物。
到了唐德宗年间,宰相杨炎考虑到“租庸调”对于农民来说负担太重,于是改为“两税制”,即夏季征收一次,秋季再征收一次。而且,为了防止官员滥征滥收,干扰百姓生活,朝廷还明确规定,官员除“两税”外不可向农民私收任何东西。然而时间一久,地方官员便不再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分春秋冬夏,也不管绢麻之物是否已经制成,巧立各种名目对百姓滥加征收,只为能有更多物资上缴给朝廷,制造百姓安居乐业的假象,来换取自己升官发财。
由于官员们大量征收税赋,百姓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虽苦不堪言,却碍于官员们的强势,不得不从。《秦中吟·重赋》就是一首反映社会赋税过重、民不聊生的诗。该诗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二首。“秦中”指的是唐朝都城长安一带地方,白居易曾于贞元、元和年间身在长安,并在此地见到了许多令其感到悲哀的人和事,于是将这些事写成了诗,命为《秦中吟》。
秦中吟·重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人们在土地上种植桑麻,为的是保证基本的生活。百姓们不分昼夜地将丝麻纺织成布帛,为的也不过是维持日常的生活。满足了日常需要之后,才能在朝廷征赋时,将多余的布帛上交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