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间一壶酒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卖炭翁》白居易

字体:16+-

白居易的《卖炭翁》大概创作于唐元和四年(809年),讲的是一位饥寒交迫的卖炭翁来到长安城卖炭,本想着趁天冷能卖个好价钱,最后却被宫中来的使者以“半匹红纱一丈绫”强行换走了上千斤的木炭。白居易为本诗加的题注为“苦宫市也”,由此可见,这件事是在宫市背景下发生的事。

“宫市”兴起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宫”指的是皇宫,“市”指的是买。起初朝廷兴办宫市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宫内的人购买宫外的物品,买卖的过程由指定的官吏负责,宫内的人提出需要什么,指定的官吏便向百姓购买什么,同时提倡“与人为市,随给其值”。

贞元末年,主持宫市的人变成了宦官,宫市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起初,主事宦官只是对百姓的商品进行压价,“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后来,随着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宫市对百姓的剥削也越来越严重,渐渐发展为明抢。正如《旧唐书·吴溱传》中所写:“时宫中选内官买物于市,倚势强买物,不充价,人畏而避之,呼为‘宫市’。”

与此同时,宫市中还滋生出了一批人,这些人大约有数十百人,经常出没于长安东西两市以及热闹的集市,但凡看中的商品,一概强行低价拿走,有时不但分文不给,还向百姓们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此时的宫市已经“名为宫市,其实夺之”了。

元和初年,宫市对百姓的危害尤为严重。白居易曾亲眼见到许多百姓明明是去集市上卖东西,最后却因为商品被宫里人看中,便不得不全数交出,最后拿着一点钱回家,甚至空手而归。白居易对宫市深恶痛绝,对百姓极度

同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卖炭翁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