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一向意象新奇,充满极强的想象力。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全诗共有八句,前四句写的是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的是增援部队到达战场时的情形。
诗的第一句初看是在写景,细品则会发现也是在写事。李贺用“黑云”代指敌人的军队,“压”字说明了敌军兵马众多,来势凶猛,双方军力相差悬殊,所以当“黑云压城”时,才造成会“城欲摧”的情景。由此可见,战场的气氛极为紧张,唐朝的军队极需增援。
第二句写的是守城军队虽然兵力不足,但士气不改,面对敌军庞大的队伍,他们没有半点退缩,而是穿戴着整齐的盔甲,严阵以待。一缕阳光透过乌云照在他们的盔甲上,让军队显得更加威严,令人感动。
第三句和第四句同样是通过对场景的描写来反映两军兵力悬殊,以及战争的惨烈。一场战役过后,双方皆损兵惨重,但相比之下,守军的伤亡尤其严重。在描写守军的伤亡情况时,李贺没有采用任何正面的描写,却足以让读者感到震撼,对守军的顽强抗敌更加敬佩。
第五句和第六句点明了援军前往的地点和行军的方式,以及援军到达战场后立刻参与苦战的场面。虽然夜寒霜重,困难重重,但是将士们都士气高涨,不惧强敌。
诗的最后两句是该诗感情升华之笔,也是该诗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句。从内容上看,这两句点明了朝廷为保国家安定,愿以重金招揽天下英勇之士。从情感上看,这两句表明了将士们不惜以身殉国,也要奔赴沙场、为国而战的决心。至于战争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权当是诗人特意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吧。
该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李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鲜明的色彩描写,比如金色的鳞甲、胭脂色的泥土和紫色的夜。通常来说,这些颜色不会出现在描写战斗的诗句中,但李贺不但用了,而且用得恰到好处。他将鲜明的色彩和暗沉的色彩一起用在诗中,令他的诗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