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间一壶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字体:16+-

杜甫一生之中创作过三首《望岳》,所描写的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创作时期分别为青年、中年和暮年。从这三首诗中,可以读出杜甫不同时期的心态。

描写华山的《望岳》作于唐乾元元年(758年),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之时,诗中充满了杜甫的失意彷徨和郁闷。描写衡山的《望岳》作于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晚年游玩衡山之时,诗中凝结着杜甫的哀叹和忧郁。描写泰山的这首《望岳》则创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杜甫前往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没能考中,心中颇感失望。之后,他便向北而行,去了齐、赵两国游览,并于此期间见到了巍峨高耸的泰山。

泰山之高曾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仅仅站在山脚下抬头看一看,便没有了上去的勇气。但是当时的杜甫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年轻气盛,充满斗志,不畏困难,他在第一次见到泰山时,就被泰山的雄壮所打动,兴奋不已,产生了想要一登顶峰的念头,并说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充满壮志雄心的话。“会当”,即“一定要”。由此能看出杜甫那种不登顶峰不罢休的雄心壮志。

青年时期的杜甫不但敢于挑战高峰,也立志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这首《望岳》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勇于面对困难、敢于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渴望有所成就,登高望远、俯视一切的壮志雄心。

该诗题为《望岳》,诗中却并没有直接用到“望”字,也没有用到其他表示观看、欣赏的词语,而是通过对在不同位置望岳时心中的感受和念头进行描写,以此来表现“望”的过程,以及所感所思。全诗遒劲峻洁、气魄雄放,充满**和斗志,让我们读出了一个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的形象。

将此诗与其他两首《望岳》相比,我们会发现虽然杜甫的心态和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他的爱国之情一直伴随着他,人到暮年时也仍有报国之思,只不过因为经历了太多波折,看透了现实,少了青年时的斗志和魄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