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唐朝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九岁便能赋诗写文。然而命运不济,造化弄人,直到唐天宝三年(744年),岑参才考中了进士,成为了率府兵曹参军。之后,他两次被派往边塞,经历了艰苦的边塞生活,这些经历都对其思想和人生态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岑参心中一直将光耀门楣视为自己的责任,然而兵曹参军只是一个低等小官,想在这一位置上有所作为实在太难。于是五年后,他进入了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任掌书记,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份工作得到朝廷的赏识,获得晋升的机会。
在当时,掌书记需要负责的工作之一是协助藩镇与中央进行沟通,在节度使与朝廷之间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岑参初到此处,和其他官员都不熟悉,高仙芝手下其他优秀的官员又对他并不在意,这些都使他工作起来困难重重,也令他失去了刚刚来此时的斗志。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唐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在一场重要战役中打了败仗,被撤掉了节度使之职,岑参也随之失业了。
岑参回京述职后,朝廷考虑到他虽然无功,但也无过,于是给他安排了大理评事这样一个清要职位。对此,岑参感到有些失望,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次年秋天,岑参约了高适、薛据、杜甫等几位诗友一同出城郊游。经过慈恩寺时,高适被慈恩寺孤高突兀、气势巍峨的宝塔所吸引,于是率众人登塔,并在塔上作了《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一诗以助兴。众人皆以诗和之,
岑参也作了一首,便是《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少年时曾在嵩山生活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幽静的环境让他对佛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经历了生活的不易和仕途的坎坷后,他对佛学的兴趣更浓,也更习惯接触佛家,对佛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如今,站在这样一座古塔之上,想到边关战事未定,自己却不得不悠闲度日,岑参的心中倍加感慨。于是,他将自己这些情绪写进了诗中,用前十八句写塔,最后四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怅惘之情,以及想要辞官出世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