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骊姬经过长期策划,设置圈套,使昏聩的晋献公废掉太子申生,申生自杀。随后,骊姬又诬告众公子参与太子申生的阴谋,公子们被逼逃亡。其中,十七岁的公子重耳逃到了蒲(今山西隰城)。另一个公子夷吾也出亡。为斩草除根,晋献公派寺人披率兵进攻蒲。蒲城人欲进行抵抗,重耳认为君父的命令是不能抵抗的,自己宁愿流亡,便对众人宣布,谁抵抗,谁就是自己的仇人,然后跳墙逃跑。这时,寺人披率领追兵已经追及。他见重耳要跳墙跑掉,急忙举刀向重耳砍去。重耳闪身躲过,衣袖却被削掉了一块。逃出城后,重耳因为自己的母亲是狄人,到那里比较安全,便投奔到狄去,开始了长期的流亡。
重耳出奔后,晋国的政治便陷于一片混乱。太子申生死,晋献公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晋献公死(时在周襄公元年,即公元前651年),掌权的大臣里克又杀掉了奚齐,而迎立公子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然而晋惠公一样的昏庸。他杀掉了里克,又断了秦交,倒行逆施,无所不为。
晋文公复国图(李唐)
云纹盘(春秋早期)
重耳到齐国后,受到了齐桓公的热情接待。桓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重耳,并给了他80匹马,让他过上富足的生活。重耳在外流亡了许多年,如今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觉得很满意,便打算在齐国长住下去,死于齐而已。还说:“民生安乐,谁知其他?”过了一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齐孝公即位以后,诸侯纷纷叛齐。齐国已经失去了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跟从重耳的人觉得应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另谋出路。可重耳不愿意走,而齐国又不大可能会放重耳他们走。于是,狐偃、赵衰等人聚在野外的桑树底下,商量如何让重耳离开齐国。否则,重耳安于现状,意志消磨,时间久了,会变成一个平庸之辈。他们在桑树底下商议,却未想到桑树之上有人在偷听,此人是为重耳妻子养蚕的女奴婢。这个女奴婢回去以后,把她听到的话告诉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听了之后,怕消息走漏,齐国不放重耳走,便杀了这个女婢灭口。然后,姜氏对重耳说:“你有经营四方之志。有人知道了你的心思,我已杀了她。”重耳连忙否认。姜氏说:“跟从你的人想让你离开齐国。你一定要听从他们的意见,不可犹豫,犹豫是成不了大事的。你为避晋国之难而来到这里。自你走后,晋毋宁岁,民无定君。天未丧晋。晋国公子同生9人,只有你还在。有晋国者,非你而谁?你还是好自为之。天予不取,必有祸咎。”重耳说:“我哪儿也不去,就老死在这里。”姜氏说:“不然,《周诗》说:‘莘莘征夫,每怀靡及。’人夙夜征行、不遑启处,犹惧不及,何况顺身纵欲,贪图安乐,能成什么大事?当年管仲所以能纪纲齐国,辅佐先君以成霸业,全在于他从怀如流,顺从民心。如今,齐国之政已败,晋之无道亦已久矣。跟从你的人忠心耿耿,为你谋划,而你自己也有此才干。天时、人和你皆具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必须赶快走。晋国之乱,当有平定之时,晋诸公子只有你在,你一定会得到晋国。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呢?”可是重耳根本听不进去。